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引言 | 第7页 |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研究现状 | 第7-8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第7页 |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 | 第7-8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发展及现状 | 第8页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内容 | 第8-11页 |
·静力设计方法 | 第9页 |
·基于承载力和构造保证延性的反应谱设计方法 | 第9-10页 |
·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思想 | 第10页 |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 | 第10-11页 |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 第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2章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12-3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试验方案 | 第12-15页 |
·试件简介 | 第12-13页 |
·试件设计 | 第13页 |
·材料试验数据 | 第13-15页 |
·试验装置与测试内容 | 第15-18页 |
·试验装置 | 第15页 |
·测点布置及测试内容 | 第15-18页 |
·加载方式 | 第18页 |
·试验现象 | 第18-27页 |
·试件破坏现象 | 第18-2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33页 |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第27-29页 |
·骨架曲线 | 第29-30页 |
·延性 | 第30-32页 |
·强度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4-37页 |
·张秀琴模型 | 第34-35页 |
·Sheikh 模型 | 第35-36页 |
·Saatcioglu 模型 | 第36页 |
·CEB-FIP MC 90模型 | 第36-37页 |
·剪力墙结构的性能水平及量化 | 第37-38页 |
·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模式计算 | 第38-40页 |
·剪力墙弹性阶段的侧移模式 | 第39页 |
·剪力墙弹塑性阶段的侧移模式 | 第39-40页 |
·承载力设计 | 第40-45页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参数 | 第40-43页 |
·目标位移曲线 | 第43-44页 |
·剪力墙承载力设计步骤 | 第44-45页 |
·变形能力设计 | 第45-49页 |
·剪力墙横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 第45-46页 |
·剪力墙的位移角及曲率 | 第46-47页 |
·塑性角区长度 | 第47页 |
·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 第47页 |
·约束区长度及配箍特征值计算 | 第47-48页 |
·算例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分析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页 |
·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分析方法 | 第50页 |
·半理论半经验法 | 第50页 |
·桁架一拱模型法 | 第50页 |
·软化桁架法 | 第50页 |
·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 | 第50-51页 |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50-51页 |
·桁架一拱模型下的受剪公式 | 第51页 |
·数据拟合分析 | 第51-56页 |
·我国混凝土规范中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53页 |
·回归模式 | 第53-54页 |
·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54-56页 |
·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剪跨比的影响 | 第56页 |
·轴压力影响 | 第56-57页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7页 |
·配箍特征值的影响 | 第57-58页 |
·边框的影响 | 第58页 |
·荷载类型大小的影响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