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服务器开发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9-10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 第11-12页 |
| ·嵌入式设备接入以太网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嵌入式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2. 嵌入式网络系统相关技术 | 第15-23页 |
| ·以太网知识简介 | 第15-20页 |
| ·以太网参考模型 | 第15-16页 |
| ·以太网数据传输流程 | 第16-17页 |
| ·以太网数据的封装 | 第17-18页 |
|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 ·传统嵌入式系统接入以太网的方案 | 第20-23页 |
| 3. 监控系统模式结构分析 | 第23-27页 |
| ·远程控制的原理 | 第23页 |
| ·监控系统模式选择 | 第23-26页 |
| ·Client/Server结构 | 第23-24页 |
| ·Browser/Server结构 | 第24-25页 |
| ·C/S 与B/S结构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4. 单片机服务器网络接口硬件设计 | 第27-40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7页 |
| ·系统网络接口硬件结构框图 | 第27-29页 |
| ·STC89C58简介 | 第27-28页 |
| ·RTL8019AS简介 | 第28页 |
| ·其它主要原器件 | 第28-29页 |
| ·RTL8019AS性能分析 | 第29-33页 |
| ·RTL8019AS主要功能 | 第29-30页 |
| ·RTL8019AS内部结构 | 第30-31页 |
| ·RTL8019AS工作模式 | 第31页 |
| ·RTL8019ASI/O地址分配 | 第31-33页 |
| ·RTL8019AS的工作原理 | 第33页 |
| ·硬件电路设计及其初始化 | 第33-40页 |
| ·单片机与RTL8019AS接口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 ·RTL8019AS的初始化实现 | 第35-36页 |
| ·网卡接收函数的实现 | 第36-38页 |
| ·网卡数据发送程序 | 第38-40页 |
| 5. TCP/IP协议及实现 | 第40-52页 |
| ·ARP与RARP 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40-43页 |
| ·ARP与RARP 协议分析 | 第40-42页 |
| ·ARP协议实现 | 第42-43页 |
| ·IP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43-45页 |
| ·IP协议分析 | 第43-44页 |
| ·IP协议实现 | 第44-45页 |
| ·ICMP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45-46页 |
| ·ICMP协议分析 | 第45页 |
| ·ICMP协议实现 | 第45-46页 |
| ·UDP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46-48页 |
| ·TCP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48-50页 |
| ·TCP协议分析 | 第48-49页 |
| ·TCP协议实现 | 第49-50页 |
| ·HTTP协议分析及实现 | 第50-52页 |
| ·HTTP协议分析 | 第50-51页 |
| ·HTTP协议实现 | 第51-52页 |
| 6. 单片机服务器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实测 | 第52-65页 |
| ·监控系统中单片机服务器的功能与硬件设计 | 第52-53页 |
| ·1-Wire总线技术 | 第53-54页 |
| ·单片机服务器程序设计 | 第54-59页 |
| ·监控系统实现结果 | 第59-62页 |
| ·C/S结构监控设计实现 | 第59-60页 |
| ·B/S结构监控设计及实现 | 第60-62页 |
| ·部分实验结果显示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