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航竞争下的高速铁路优势运距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高速铁路与民航间的竞争关系分析 | 第18-35页 |
·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18-25页 |
·高速铁路的定义 | 第18-19页 |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高铁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20-24页 |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 | 第24-25页 |
·民航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25-30页 |
·民航运输的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民用航空的组成 | 第26-27页 |
·民航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27-30页 |
·民航运输的发展趋势 | 第30页 |
·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间相互作用分析 | 第30-34页 |
·高速铁路与民航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30-32页 |
·高速铁路与民航之间的关系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旅客出行选择及客流特性 | 第35-46页 |
·旅客出行过程 | 第35-37页 |
·旅客出行选择决策过程 | 第35-37页 |
·旅客实际出行过程 | 第37页 |
·影响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相关因素 | 第37-44页 |
·旅客的主体特性对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38-41页 |
·供给者因素 | 第41-43页 |
·环境因素 | 第43-44页 |
·客流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客流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 第44页 |
·新时期客流特性 | 第44-45页 |
·客流的增长规律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民航竞争下高速铁路优势运距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6-59页 |
·模型的选定 | 第46-51页 |
·模型介绍 | 第46-48页 |
·模型的选定 | 第48-49页 |
·Logit模型的不足与改进 | 第49-51页 |
·与民航竞争下高速铁路优势运距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1-58页 |
·广义费用函数参数的量化 | 第51-54页 |
·广义费用函数的表达形式 | 第54-55页 |
·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高速铁路优势运距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9-73页 |
·京沪运输通道概况 | 第59-62页 |
·京沪高铁 | 第60-61页 |
·空中快线 | 第61-62页 |
·数据准备 | 第62-65页 |
·模型参数的标定 | 第65-68页 |
·各种属性费用关键参数的标定 | 第65-66页 |
·京沪运输通道旅客时间价值的计算 | 第66-67页 |
·权重系数的确定 | 第67-68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68-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