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植物微丝解聚因子ADF在进化过程中功能发生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2页
    1.1 基因复制可以为基因进化提供动力第9页
    1.2 基因复制后基因功能的命运第9-14页
        1.2.1 假基因化的形成途径第9-11页
        1.2.2 亚功能化的形成途径第11-12页
        1.2.3 保守的基因功能的形成途径第12页
        1.2.4 新功能化的形成途径第12-14页
    1.3 微丝和微丝结合蛋白第14-16页
        1.3.1 微丝的结构和功能第14页
        1.3.2 微丝结合蛋白的分类与功能第14-16页
    1.4 微丝剪切解聚蛋白ADF/CONFILIN结构和功能第16-27页
        1.4.1 ADF/CONFILIN的结构和重要位点第16-18页
        1.4.2 ADF微丝剪切解聚活性的调节第18-21页
            1.4.2.1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调节微丝的作用第18-19页
            1.4.2.2 磷酸肌醇调节微丝的作用第19页
            1.4.2.3 PH调节微丝的作用第19-20页
            1.4.2.4 AIP1蛋白调节微丝的作用第20-21页
        1.4.3 ADF在植物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定位第21-22页
        1.4.4 植物ADFS家族启动子结构第22-24页
        1.4.5 植物ADFS的功能第24-27页
    1.5 肌动蛋白进化以及ADF基因进化的过程第27-30页
        1.5.1 肌动蛋白进化第27-28页
        1.5.2 植物ADF的进化第28-30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第二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2-39页
    2.1 材料第32-34页
        2.1.1 动植物材料第32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32页
        2.1.3 药品和试剂第32页
        2.1.4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第32-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2.1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34-35页
        2.2.2 植物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35页
        2.2.3 载体构建,转化,及鉴定第35页
        2.2.4 蛋白诱导,表达及标签去除第35-36页
        2.2.5 兔骨骼肌丙酮粉制备和兔肌动蛋白提纯第36-37页
        2.2.6 高速和低速共沉淀实验第37-38页
        2.2.7 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微丝第38页
        2.2.8 序列比对以及蛋白结构模拟第38页
        2.2.9 数据统计和图像处理第38-39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9-84页
    3.1 拟南芥ADF家族蛋白具有不同的生化功能第39-51页
        3.1.1 拟南芥ADFS蛋白多样性分析第39-40页
        3.1.2 拟南芥ADFS蛋白生化功能的分析第40-51页
    3.2 植物ADFS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及基因结构第51-55页
        3.2.1 植物ADFS系统发育树分析第51页
        3.2.2 植物ADFS基因结构特征第51-55页
    3.3 拟南芥ADFS基因组的复制与分化的进程第55页
    3.4 拟南芥ADFS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选择压力分析第55-57页
    3.5 祖先基因的重建及功能分化的机制第57-68页
    3.6 不同氨基酸位点在拟南芥ADFS功能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第68-75页
    3.7 植物ADFS与微丝相互作用的机制在不同的物种中保守第75-78页
    3.8 讨论第78-82页
        3.8.1 ADFS的进化涉及多重保留机制第78页
        3.8.2 ADFS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第78-81页
        3.8.3 植物中F-ACTIN的成束功能保守第81页
        3.8.4 植物ADFS的基因结构具有保守的模式第81-82页
        3.8.5 突变位点在B- TYPE和D-TYPE ADFS的转变中扮演潜在角色第82页
    3.9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录第97-111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视角下的村民自治
下一篇:县乡政府视域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菏泽地区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