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吡咯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第13-14页 |
| ·抗菌类药物 | 第13-14页 |
| ·抗肿瘤类药物 | 第14页 |
| ·抗炎镇痛类药物 | 第14页 |
| ·用作合成卟啉化合物的前驱体 | 第14-16页 |
| ·合成卟啉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 ·合成扩展卟啉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 ·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 第16-18页 |
| ·种子杀菌处理药物 | 第17页 |
| ·杀虫类药物 | 第17-18页 |
| ·在高分子及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18-19页 |
| ·高分子材料 | 第18页 |
| ·生物酶传感器 | 第18页 |
| ·气敏和化学传感器 | 第18-19页 |
| ·在光能领域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 第二章 吡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24-40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合成方法 | 第24-34页 |
| ·Knorr法 | 第24-25页 |
| ·Paal-Knorr法 | 第25-27页 |
| ·Kenner法 | 第27页 |
| ·Barton-Zard法 | 第27-28页 |
| ·Zav'yalov法 | 第28-29页 |
| ·1,3-二羰基化合物与甘氨酸酯反应合成法 | 第29-30页 |
| ·Hantzsch法 | 第30-31页 |
| ·环转化合成法 | 第31-32页 |
| ·过渡金属催化法 | 第32-33页 |
| ·Kleinspehn合成法 | 第33页 |
| ·其他成方法 | 第33-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案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第三章 多吡咯化合物的合成 | 第40-50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0-4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 ·2-甲氧羰基-3-乙基-4-乙酰基-5-甲基吡咯(a)的合成 | 第41-42页 |
| ·2,4-二甲氧羰基-3,5-二乙基吡咯(b)的合成 | 第42-43页 |
| ·2-乙氧羰基-3-甲基-4-甲氧羰基-5-乙基吡咯(c)的合成 | 第43-44页 |
| ·2,4-二乙氧羰基-3,5-二甲基吡咯(d)的合成 | 第44页 |
| ·2-乙氧羰基-3,5-二甲基-4-乙酰基吡咯(e)的合成 | 第44-45页 |
| ·2-乙氧羰基-3,4-二甲基吡咯(f)的合成 | 第45-46页 |
| ·2-乙氧羰基-3,5-二甲基吡咯(g)的合成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影响化合物合成产率的因素研究 | 第50-58页 |
| ·反应条件对Knorr法合成产率的影响 | 第50-53页 |
| ·锌粉用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pH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反应条件对Kleinspehn法合成产率的影响 | 第53-56页 |
| ·锌粉用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pH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七种多吡咯化合物的表征 | 第58-82页 |
| ·2-甲氧羰基-3-乙基-4-乙酰基-5-甲基吡咯(a) | 第58-60页 |
| ·核磁共振 | 第58-59页 |
| ·红外光谱 | 第59-60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60页 |
| ·2,4-二甲氧羰基-3,5-二乙基吡咯(b) | 第60-63页 |
| ·核磁共振 | 第60-61页 |
| ·红外光谱 | 第61-63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63页 |
| ·2-乙氧羰基-3-甲基-4-甲氧羰基-5-乙基吡咯(c) | 第63-66页 |
| ·核磁共振 | 第63-64页 |
| ·红外光谱 | 第64-66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66页 |
| ·2,4-二乙氧羰基-3,5-二甲基吡咯(d) | 第66-69页 |
| ·核磁共振 | 第66-67页 |
| ·红外光谱 | 第67-69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69页 |
| ·2-乙氧羰基-3,5-二甲基-4-乙酰基吡咯(e) | 第69-72页 |
| ·核磁共振 | 第69-70页 |
| ·红外光谱 | 第70-72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72页 |
| ·2-乙氧羰基-3,4-二甲基吡咯(f) | 第72-75页 |
| ·核磁共振 | 第72-73页 |
| ·红外光谱 | 第73-74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74-75页 |
| ·2-乙氧羰基-3,5-二甲基吡咯(g) | 第75-77页 |
| ·核磁共振 | 第75-76页 |
| ·红外光谱 | 第76-77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77页 |
| ·多取代吡咯的电化学 | 第77-80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77-78页 |
| ·实验方法 | 第7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研究总结 | 第82页 |
| ·展望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