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1 小麦营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小麦的营养成分 | 第14页 |
·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 | 第14-15页 |
2 阿拉伯木聚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理化特性及含量 | 第15-17页 |
·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及分子量 | 第15页 |
·阿拉伯木聚糖的理化性质 | 第15-17页 |
·小麦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 | 第17页 |
·阿拉伯木聚糖的抗营养机理 | 第17-21页 |
·物理屏障作用 | 第18页 |
·粘度效应 | 第18页 |
·影响消化酶活性 | 第18-19页 |
·影响消化器官生理形态 | 第19页 |
·增加内源损失 | 第19页 |
·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 | 第19-20页 |
·影响日粮代谢能值 | 第20-21页 |
·家禽对阿拉伯木聚糖的消化率 | 第21页 |
3 木聚糖酶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木聚糖酶的概念、分类、来源、结构及酶学性质 | 第21-23页 |
·木聚糖酶的概念及分类 | 第21-22页 |
·木聚糖酶的来源及结构 | 第22页 |
·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 第22-23页 |
·木聚糖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 第23-24页 |
·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 | 第24-29页 |
·破碎植物细胞壁,释放细胞内养分 | 第24页 |
·降低食糜粘度,提高养分利用率和AME值 | 第24-25页 |
·改善消化道生理和形态结构 | 第25-26页 |
·提高内源性消化酶的活性 | 第26页 |
·影响后肠微生物发酵,平衡微生物区系 | 第26-27页 |
·影响外周血液激素水平 | 第27页 |
·调控基因表达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第30-61页 |
试验一 小麦型日粮添加细菌性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0-36页 |
摘要 | 第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供试酶制剂 | 第30-31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31页 |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 第31-32页 |
·饲养管理 | 第32页 |
·测定指标 | 第32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生产性能 | 第32-33页 |
·经济效益 | 第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细菌性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细菌性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试验二 黄羽肉鸡小麦型日粮添加细菌性木聚糖酶的相关作用机理 | 第36-54页 |
摘要 | 第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供试酶制剂 | 第36-37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37页 |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 第37页 |
·饲养管理 | 第37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7-40页 |
·生产性能 | 第37页 |
·胴体品质及免疫器官指数 | 第37页 |
·血清相关激素、免疫及生化指标 | 第37-38页 |
·食糜淀粉酶活性 | 第38页 |
·小肠绒毛形态结构 | 第38页 |
·食糜粘度 | 第38页 |
·小肠黏膜SS mRNA的表达 | 第38-40页 |
·后肠道微生物 | 第4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生产性能 | 第41页 |
·胴体品质 | 第41-42页 |
·食糜粘度及内源酶活性 | 第42页 |
·血清生化指标 | 第42-43页 |
·后肠道微生物 | 第43-44页 |
·小肠绒毛形态结构 | 第44-45页 |
·小肠薪膜SS mRNA表达 | 第45-46页 |
·免疫功能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53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食糜粘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内源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50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SS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0-51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试验三 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54-61页 |
摘要 | 第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供试酶制剂 | 第54页 |
·试验动物与分组 | 第54页 |
·试验日粮与营养水平 | 第54-55页 |
·饲养管理 | 第55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55页 |
·排泄物的收集与处理 | 第55页 |
·饲料及排泄物成分分析 | 第55页 |
·指标计算方法 | 第5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 | 第56页 |
·氨基酸利用率 | 第56-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干物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能量利用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61-62页 |
1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2 论文创新点 | 第61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缩写词表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