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临床研究 | 第15-43页 |
1.临床资料 | 第15-16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5页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第15页 |
1.4 病例入选标准 | 第15页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1 血清学检查 | 第16页 |
2.2 肝组织学检查 | 第16-17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17页 |
3.研究结果 | 第17-31页 |
3.1 11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一般情况 | 第17-18页 |
3.2 11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中医证型分布 | 第18-20页 |
3.3 11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分析 | 第20-25页 |
3.3.1 肝组织病理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3.3.2 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 第22页 |
3.3.3 肝组织病理与年龄相关性 | 第22-23页 |
3.3.4 肝组织病理与HBeAg的关系 | 第23-24页 |
3.3.5 肝组织病理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3.4 11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各中医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的比较 | 第25-28页 |
3.4.1 各中医证型之间肝组织炎症分级的比较 | 第25-26页 |
3.4.2 各中医证型之间肝组织纤维化的比较 | 第26-28页 |
3.5 各中医证型之间年龄的比较 | 第28-29页 |
3.6 各中医证型之间肝功能指标ALT水平的比较 | 第29-30页 |
3.7 各中医证型之间HBV DNA载量的比较 | 第30-31页 |
4.分析与讨论 | 第31-43页 |
4.1 祖国医学对于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 第31-35页 |
4.1.1 中医病名 | 第31-32页 |
4.1.2 慢性HBV感染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2-34页 |
4.1.3 慢性HBV感染中医治疗 | 第34-35页 |
4.2 现代医学对于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 第35-36页 |
4.2.1 慢性HBV感染的流行病学 | 第35页 |
4.2.2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机制 | 第35-36页 |
4.2.3 慢性HBV感染的治疗现状 | 第36页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4.3.1 11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中医证型分布 | 第37页 |
4.3.2 11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相关情况 | 第37-40页 |
4.3.3 110例ALT正常慢性HBV感染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 | 第40-41页 |
4.3.4 各中医证型之间年龄的关系 | 第41页 |
4.3.5 各中医证型之间血清ALT水平的比较 | 第41页 |
4.3.6 中医证型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64页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第48-50页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及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