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四川野生麦冬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页
一 文献综述第8-21页
 1 麦冬类植物研究概况第8-17页
   ·麦冬类药用资源第8-9页
   ·川麦冬的生长环境第9-10页
   ·麦冬生物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第10-11页
   ·麦冬块根组织形态特征分析第11-12页
   ·化学成分研究第12-13页
   ·麦冬的药理作用第13-14页
   ·遗传学研究第14页
   ·染色体研究第14-15页
   ·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5-16页
   ·胚胎学研究第16-17页
   ·发育学研究第17页
 2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7-21页
   ·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第17-18页
   ·形态学方法第18页
   ·细胞学方法第18-19页
   ·蛋白质方法第19页
   ·DNA分子标记法第19-21页
二 实验部分第21-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川麦冬材料的采集第21-22页
   ·形态学方法第22-23页
   ·核型分析的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实验材料第23页
     ·试剂与仪器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4页
   ·ISSR分析的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试剂与仪器第24页
     ·DNA的提取与鉴定第24-25页
     ·ISSR-PCR反应第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3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外观性状比较结果第25-27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核型分析结果第27-29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ISSR分析实验结果第29-33页
 3 讨论第33-38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外观性状讨论第33-34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核型分析结果讨论第34-36页
     ·实验方法的讨论第34-35页
     ·与近缘植物的核型比较第35页
     ·核型与地理分布的关系第35-36页
     ·核型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第36页
   ·川麦冬不同居群ISSR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第36-38页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讨论第36-37页
     ·野生居群与栽培品种的比较第37-38页
     ·聚类分析与地理分布的关系第38页
     ·聚类分析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第38页
 4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附图第42-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雅安市陇西河上游流域水稻平衡施肥防治面源污染研究
下一篇:川产贝母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温光对川贝母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