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系统用能分析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节能工作的发展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设备节能技术与改造 | 第10页 |
| ·集输系统能耗分析研究 | 第10-11页 |
| ·余热回收 | 第11页 |
| ·胜利油田集输系统节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论文理论基础及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 ·论文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能量系统分析方法简介 | 第15-26页 |
| ·“三环节”方法 | 第15-16页 |
| ·夹点分析法 | 第16-26页 |
| ·夹点的由来 | 第17页 |
| ·换热网络的夹点及意义 | 第17-22页 |
| ·夹点分析设计准则 | 第22-23页 |
| ·最优夹点温差的确定 | 第23-24页 |
| ·阈值问题 | 第24页 |
| ·夹点分析法的特点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联合站能量系统“三环节”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6-33页 |
| ·联合站能量系统的“三环节”划分 | 第26页 |
| ·联合站能量系统“三环节”物理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联合站能量系统的“三环节”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32页 |
| ·能量转换与传输环节 | 第27-29页 |
| ·能量利用环节 | 第29-31页 |
| ·能量回收环节 | 第31-32页 |
| ·联合站“三环节”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孤东采油厂联合站能量系统分析评价 | 第33-54页 |
| ·联合站用能分析评价指标 | 第33-36页 |
| ·联合站原油处理能耗 | 第33-34页 |
| ·联合站能源效率 | 第34-36页 |
| ·孤东采油厂联合站用能分析 | 第36-51页 |
| ·生产现状 | 第36页 |
| ·联合站能源消耗评价 | 第36-38页 |
| ·联合站能量系统的“三环节”分析 | 第38-51页 |
| ·孤东采油厂联合站节能措施及应用效果 | 第51-53页 |
| ·能量转换与传输环节节能措施 | 第51页 |
| ·能量利用环节节能措施 | 第51页 |
| ·能量回收环节节能措施 | 第51页 |
| ·东二联合站的改造及其节能效果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桩西联合站能量系统分析评价 | 第54-78页 |
| ·工艺流程说明 | 第54页 |
| ·分析与计算 | 第54-63页 |
| ·换热网络物流分析 | 第55-58页 |
| ·夹点温差△tmin的选择 | 第58-60页 |
| ·夹点位置的确定 | 第60-62页 |
| ·现行换热网络分析 | 第62-63页 |
| ·联合站节能改造方案 | 第63-76页 |
| ·该系统投资费用以及传热系数等条件 | 第63-64页 |
| ·改造方案(一) | 第64-70页 |
| ·改造方案(二) | 第70-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