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部分 《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制度内容考释 | 第12-31页 |
一、危害政权罪 | 第12-14页 |
(一) 颠覆政权罪 | 第12-13页 |
(二) 有关逃亡者的规定 | 第13-14页 |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14页 |
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罪 | 第14-22页 |
(一) 故意杀人罪 | 第14-16页 |
(二) 过失致人死亡罪 | 第16-17页 |
(三) 故意伤害罪 | 第17-19页 |
(四) 过失伤人罪 | 第19-20页 |
(五) 侮辱、辱骂罪 | 第20-21页 |
(六) 猥亵妇女罪 | 第21页 |
(七) 通奸罪和强奸罪 | 第21-22页 |
(八) 破坏蒙古包、高炉木塔罪 | 第22页 |
四、侵犯财产罪 | 第22-26页 |
(一) 盗窃罪 | 第22-24页 |
(二) 侵占罪 | 第24-25页 |
(三) 诈骗罪 | 第25-26页 |
(四) 抢夺、抢劫罪 | 第26页 |
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第26-27页 |
(一) 妨害使者执行公务罪 | 第26-27页 |
(二) 拒绝履行给使者提供马匹、住宿义务罪 | 第27页 |
六、军事方面的罪 | 第27-31页 |
(一) 临阵脱逃罪 | 第27-28页 |
(二) 未报告敌人来袭消息罪 | 第28-29页 |
(三) 动乱时未及时集中罪 | 第29页 |
(四) 遗弃王公罪 | 第29页 |
(五) 不追赶敌人罪 | 第29页 |
(六) 盗窃军用物资罪 | 第29-30页 |
(七) 未上交战利品罪 | 第30页 |
(八) 误杀战友罪 | 第30页 |
(九) 官吏不抗敌罪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规定的分析 | 第31-34页 |
一、有关犯罪构成规定的分析 | 第31-33页 |
(一) 有关犯罪主体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 有关犯罪主观方面的规定 | 第32页 |
(三) 有关犯罪客观方面的规定 | 第32页 |
(四) 有关犯罪客体的规定 | 第32-33页 |
二、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第33-34页 |
第三部分 《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罚制度分析 | 第34-41页 |
一、法典中的刑罚体系 | 第34-39页 |
(一) 生命刑 | 第34页 |
(二) 财产刑 | 第34-36页 |
(三) 身体刑 | 第36页 |
(四) 耻辱刑 | 第36-37页 |
(五) 其他刑罚 | 第37-39页 |
二、刑罚裁量和执行制度 | 第39-41页 |
(一) 刑罚的裁量 | 第39-40页 |
(二) 刑罚的执行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