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材料用于催化脱除氮氧化物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氮氧化物脱除的现状第15-19页
     ·催化分解法第15-1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第16-18页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6-17页
       ·贵金属催化剂第17页
       ·分子筛系列催化剂第17-18页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第18-19页
       ·贵金属催化剂第18页
       ·非贵金属及其氧化物催化剂第18-19页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第19页
       ·分子筛类催化剂第19页
   ·介孔分子筛研究进展第19-30页
     ·介孔分子筛的组成及结构第19-20页
     ·介孔分子筛的主要性质第20-21页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第21-22页
     ·介孔分子筛的掺杂第22-24页
       ·杂原子取代的介孔材料第22-23页
       ·表面修饰的介孔材料第23页
       ·介孔材料的组装第23-24页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第24-26页
       ·介孔分子筛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第24页
       ·介孔分子筛在光学、电磁学中的应用第24-25页
       ·介孔分子筛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5-26页
     ·介孔材料SBA-15的合成与化学改性第26-27页
     ·介孔分子筛SBA-15催化性能研究进展第27-30页
       ·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第28页
       ·酸碱催化剂第28-29页
       ·其它反应的催化剂第29-30页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5页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31页
     ·实验原料第31页
   ·实验设备第31-32页
   ·催化剂评价第32-33页
   ·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表征第33-35页
     ·X射线衍射(XRD)表征第33页
     ·N_2吸脱附(BET)表征第33-34页
     ·投射电镜(TEM)表征第34页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第34页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34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第34页
     ·~(27)Al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谱(~(27)Al MAS NMR)第34-35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第35-51页
   ·催化剂载体的合成第35-36页
     ·MCM-41的合成第35页
     ·MCM-48的合成第35页
     ·SBA-15的合成第35-36页
     ·SBA-16的合成第36页
   ·催化剂载体的XRD表征与讨论第36-39页
     ·MCM-41的XRD表征及讨论第36-37页
     ·MCM-48的XRD表征及讨论第37页
     ·SBA-15的XRD表征及讨论第37页
     ·SBA-16的XRD表征及讨论第37-38页
     ·本节小结第38-39页
   ·催化剂的合成第39页
     ·M/SBA-15(M=Cu,Fe,Cr)催化剂的合成第39页
     ·Al/SBA-15催化剂的合成第39页
     ·M-Al/SBA-15(M=Cu,Fe,Cr)催化剂的合成第39页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表征第39-51页
     ·X射线衍射(XRD)表征第40-41页
     ·N_2吸脱附(BET)表征第41-43页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第43-45页
     ·透射电镜(TEM)表征第45页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45-47页
     ·核磁表征第47-48页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第48-49页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以CO为还原剂时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空白实验的结果第51页
   ·M/SBA-15(M=Cu,Fe,Cr)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Al/SBA-15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3页
   ·M-Al/SBA-15(M=Cu,Fe,Cr)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M/SBA-15(M=Cu,Fe,Cr)与M-Al/SBA-15(M=Cu,Fe,Cr)的比较第55-57页
     ·Cu/SBA-15与Cu-Al/SBA-15的比较第55-56页
     ·Cr/SBA-15与Cr-Al/SBA-15的比较第56页
     ·Fe/SBA-15与Fe-Al/SBA-15的比较第56-57页
     ·小结第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以C_3H_6为还原剂时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空白实验的结果第59页
   ·M/SBA-15(M=Cu,Fe,Cr)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59-61页
   ·Al/SBA-15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61-62页
   ·M-Al/SBA-15(M=Cu,Fe,Cr)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62-63页
   ·M/SBA-15(M=Cu,Fe,Cr)与M-Al/SBA-15(M=Cu,Fe,Cr)的比较第63-64页
     ·Cu/SBA-15与Cu-Al/SBA-15的比较第63-64页
     ·Cr/SBA-15与Cr-Al/SBA-15的比较第64页
     ·Fe/SBA-15与Fe-Al/SBA-15的比较第64页
     ·小结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论文创新点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7-78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复合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可见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取代二苯胺和二苯醚配体环戊二烯铁复合物合成及光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