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夹滩场镇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库岸再造预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库岸再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第2章 夹滩场镇库岸工程地质条件 | 第14-20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4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4-15页 |
| ·气象水文条件 | 第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17页 |
| ·地层岩性 | 第17页 |
|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17-18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19页 |
| ·库岸区岩土透水性分析 | 第19页 |
| ·库岸区环境水对混凝土材料腐蚀性分析 | 第19页 |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19-20页 |
| 第3章 塌岸的形成机制及库岸分段 | 第20-27页 |
| ·塌岸的形成机制 | 第20-24页 |
| ·塌岸的形成过程 | 第20-21页 |
| ·塌岸模式 | 第21-23页 |
| ·塌岸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库岸工程地质分段 | 第24-27页 |
| ·库岸分类标准 | 第24-25页 |
| ·库岸工程地质分段原则 | 第25页 |
| ·库岸工程地质分段 | 第25-27页 |
| 第4章 库岸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 第27-39页 |
| ·极限平衡法计算原理 | 第27-32页 |
| ·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原理 | 第27-28页 |
| ·SARMA 法计算原理 | 第28-31页 |
| ·JANBU 法计算原理 | 第31页 |
| ·BISHOP 法计算原理 | 第31-32页 |
| ·剖面选取 | 第32-33页 |
| ·力学模式 | 第33-35页 |
| ·计算参数 | 第35-37页 |
| ·容重的选取 | 第35页 |
| ·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 | 第35-36页 |
| ·计算工况 | 第36-37页 |
| ·稳定性分析评价 | 第37-39页 |
| 第5章 库岸再造预测与评价 | 第39-48页 |
| ·库岸再造预测方法 | 第39-45页 |
| ·类比图解法 | 第39-40页 |
| ·计算图解法 | 第40-44页 |
| ·动力法 | 第44页 |
| ·两段法 | 第44-45页 |
| ·夹滩场镇库岸再造预测 | 第45-48页 |
| ·评价参数的选取 | 第45-46页 |
| ·图解法塌岸预测 | 第46-47页 |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