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模型的工程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边坡极限平衡法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边坡三维极限平衡模型的基本情况 | 第11-13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当前主要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原理 | 第16-21页 |
·三维Bishop法 | 第16-18页 |
·方法一 | 第16页 |
·方法二 | 第16-18页 |
·三维Jaubu法 | 第18-19页 |
·三维Spencer法 | 第19-21页 |
·方法一 | 第19-20页 |
·方法二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据组织方式及系统实现 | 第21-39页 |
·数据的组织方案 | 第21-24页 |
·设计理念 | 第21-22页 |
·模式 | 第22页 |
·数据模型的搭建及数据库的设计 | 第22-23页 |
·图形数据的组织 | 第23-24页 |
·各类数据的处理方案 | 第24-28页 |
·力学参数处理办法 | 第25-26页 |
·角度处理办法 | 第26-27页 |
·常数处理办法 | 第27-28页 |
·边坡分析对象的确定 | 第28-31页 |
·最危险滑动面搜索 | 第31-34页 |
·GIS在微观层次的理念及技术 | 第34-37页 |
·动态库技术实现的方法库 | 第37-39页 |
·动态库技术在本课题中的作用 | 第37-38页 |
·边坡稳定性分析算法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案例工程考察 | 第39-52页 |
·勘察工作情况 | 第39-41页 |
·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 第41-51页 |
·大红山铜矿地质简况 | 第41-42页 |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概况 | 第42-44页 |
·地层结构 | 第44-4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7-49页 |
·不良地质作用 | 第49-50页 |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 第50-51页 |
·案例初步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应用案例 | 第52-64页 |
·打开工程对象 | 第52-53页 |
·边坡研究对象 | 第53-55页 |
·各项参数的准备 | 第55-57页 |
·计算结果 | 第57-64页 |
·二维稳定性计算 | 第57-60页 |
·三维稳定性计算 | 第60-63页 |
·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A | 第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课题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