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张琪教授“保元降浊”法治疗CKD3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文献研究 | 第12-19页 |
一、中医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4页 |
二、慢性肾衰的中医药治疗 | 第14-18页 |
(一) 辨证论治 | 第14-15页 |
(二) 专方治疗 | 第15-16页 |
(三) 单味药及其有效成份的研究 | 第16页 |
(四) 中药灌肠 | 第16-17页 |
(五) 中药药浴 | 第17页 |
(六) 中药外敷 | 第17页 |
(七) 隔药灸疗法 | 第17页 |
(八) 离子导入 | 第17-18页 |
三、述评 | 第18-19页 |
临床研究 | 第19-3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三)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四) 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一)治疗方法 | 第20-22页 |
(二) 观察内容 | 第22页 |
(三)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2页 |
(四) 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三、结果 | 第23-27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23页 |
(二) 治疗前主要症状在各证候中的分布情况 | 第23页 |
(三) 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 | 第23-25页 |
(四)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 | 第25-26页 |
(五) 疗效情况 | 第26-27页 |
四、讨论 | 第27-33页 |
(一) 张琪教授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27页 |
(二) 张琪对慢性肾衰治疗原则的探讨 | 第27页 |
(三) 张琪教授"保元降浊"方的组方思路探讨 | 第27-29页 |
(四) 疗效探讨 | 第29-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一、结论 | 第33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42页 |
附表1:病例观察表 | 第37-41页 |
附表2: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分级量化标准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