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与相关理论探讨 | 第11-20页 |
1 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11页 |
2 中医理论对于骨质疏松的认识以及防治措施 | 第11-12页 |
3 骨质疏松的现代认识及防治的现况 | 第12-13页 |
·骨质疏松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特点 | 第12页 |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 第12页 |
·钙与骨质疏松 | 第12-13页 |
·运动锻炼与骨质疏松 | 第13页 |
·药物与骨质疏松 | 第13页 |
·骨密度与骨质疏松 | 第13页 |
4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8页 |
·健康教育的作用 | 第13-14页 |
·骨质疏松知识的评估 | 第14-18页 |
·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及目标人群 | 第18页 |
5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研制过程及条目筛选 | 第20-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原始条目池的建立 | 第20页 |
·原始问卷的编制 | 第20页 |
·预调查 | 第20页 |
·正式问卷的编制 | 第20页 |
·正式调查 | 第20-21页 |
·问卷的修改及题项的筛选 | 第21页 |
2 结果 | 第21-24页 |
·问卷的应答有效率 | 第21页 |
·问题缺失值的处理 | 第21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1-22页 |
·题项的筛选 | 第22-24页 |
3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三部分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信度、效度研究 | 第26-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2 结果 | 第26-31页 |
·内部一致性信度 | 第26页 |
·复测信度 | 第26-27页 |
·内容效度 | 第27页 |
·效标关联效度 | 第27页 |
·区分效度 | 第27-29页 |
·结构效度 | 第29-31页 |
3 讨论 | 第31-36页 |
·难度 | 第31-32页 |
·区分度 | 第32页 |
·信度 | 第32-33页 |
·效度 | 第33-34页 |
·问卷的可读性 | 第34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展望 | 第34-36页 |
第四部分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应用——对社区人员的 | 第36-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 | 第36-38页 |
·不同因素(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对于OP认知得分的影响情况详见表9。 | 第36-37页 |
·进一步通过两两比较探索不同年龄、学历受试者在OP总体认识、危险因素、诊断治疗上的得分差异,详见表10。 | 第37页 |
·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的受试者得分情况详见图1至图8。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1页 |
·不同因素(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对于骨质疏松认知得分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年龄、学历对于骨质疏松总体认知、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得分的影响 | 第39页 |
·骨质疏松知识评价问卷的今后应用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 | 第48-68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