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一般病证论文--中风论文

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前后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0-22页
 1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因机、辩证的研究概况第10-13页
   ·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12页
   ·缺血性中风病的辩证分析第12-13页
 2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第13-18页
   ·发病因素第13-14页
   ·临床分型第14页
   ·发病机制第14-18页
 3 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辩证分型的客观指标第18-19页
   ·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第18-19页
   ·中医分型与炎症因子关系第19页
 4 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第19页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第19-20页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损伤第20页
 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关系第20-21页
   ·流行病学研究第20-21页
   ·基因水平研究第21页
 6 总论第21-22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2-25页
 1 研究对象第22-23页
   ·病例来源第22页
   ·诊断标准第22页
   ·纳入标准第22-23页
   ·排除标准第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方案第23页
   ·病例分组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页
   ·观察指标第23页
   ·统计方法第23-24页
 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25-30页
 1 一般资料第25页
 2 频数分布第25-27页
 3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浆Hcy的变化第27-28页
 4 安全性分析第28-29页
 5 研究结果小结第29-30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0-32页
 1 研究背景第30页
 2 研究结果分析第30-31页
 3 研究结论第31页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第31页
 5 设想与展望第31-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病例资料收集表第38-40页
附录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心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加味理中汤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疗效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