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高速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TI-ADC 通道失配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TI-ADC 通道失配校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高速AD 转换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17-21页 |
·引言 | 第17页 |
·高速ADC 主要动态参数 | 第17-19页 |
·高速AD 转换系统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相关采样法 | 第19-20页 |
·FFT 测试方法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交替并行采样通道失配误差分析 | 第21-32页 |
·引言 | 第21页 |
·交替并行采样系统简介 | 第21-23页 |
·交替并行采样通道失配误差理论分析 | 第23-28页 |
·交替并行采样通道失配误差建模 | 第23-25页 |
·正弦下通道失配误差分析与度量 | 第25-28页 |
·交替并行采样通道失配误差仿真分析 | 第28-31页 |
·增益失配误差仿真及分析 | 第28-29页 |
·偏置失配误差仿真及分析 | 第29页 |
·时间相位误差仿真及分析 | 第29-30页 |
·三种失配误差综合作用仿真及分析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通道失配误差估计和校准算法研究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模拟通道失配误差校准方法 | 第32-33页 |
·模拟通道失配误差校准方法简介 | 第32-33页 |
·模拟通道失配误差校准方法的局限性 | 第33页 |
·数字后处理通道失配误差校准方法 | 第33-35页 |
·数字后处理方法简介 | 第33-34页 |
·数字后处理方法优点 | 第34页 |
·数字后处理算法 | 第34-35页 |
·通道失配误差估计算法研究 | 第35-43页 |
·基于盲适应估计算法 | 第35-39页 |
·基于自适应拟合估计算法 | 第39-43页 |
·通道失配误差校准算法研究 | 第43-48页 |
·失配误差校准方法 | 第43页 |
·偏置和增益失配误差归一化校准方法 | 第43-46页 |
·基于分数延时滤波器的时间相位误差校准算法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通道失配误差估计和校准算法实验验证 | 第50-91页 |
·引言 | 第50页 |
·系统硬件验证平台 | 第50-55页 |
·1 GSa/s TI-ADC 数据采集卡 | 第51-52页 |
·AT84AD004 失配误差调节接口 | 第52-55页 |
·基于LabWindows/CVI 和Matlab 软件设计 | 第55-60页 |
·LabWindows/CVI 下PCI 驱动设计 | 第55-56页 |
·系统上位机应用程序设计 | 第56-59页 |
·LabWindows/CVI 和Matlab 接口设计 | 第59-60页 |
·通道失配误差估计算法验证 | 第60-81页 |
·基于盲适应估计算法 | 第60-70页 |
·基于自适应拟合估计算法 | 第70-79页 |
·高频下估计算法测试 | 第79-81页 |
·通道失配误差校准算法验证 | 第81-90页 |
·分数延时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 第82-83页 |
·校准前后动态指标测试 | 第83-87页 |
·校准前后方波测试结果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