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的生物修饰及其在细胞固定化技术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纳米金材料的简介 | 第10-15页 |
·金纳米粒子的特性 | 第10-11页 |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化学 | 第11-12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 | 第12-14页 |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4-15页 |
·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15-20页 |
·自组装的介绍 | 第15-16页 |
·纳米粒子自组装方法 | 第16-18页 |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固定 | 第18-19页 |
·生物分子诱导纳米粒子自组装 | 第19-20页 |
·细胞固定化技术 | 第20-26页 |
·聚球藻的介绍 | 第20-21页 |
·聚球藻的培养及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细胞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 第22-26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6-28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本课题研究方案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和修饰 | 第28-34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金纳米粒子和纳米金生物杂化层电镜表征 | 第30-32页 |
·金纳米粒子和纳米金生物杂化层紫外光谱表征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纳米金生物杂化表面制备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6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6-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聚球藻表征 | 第38-40页 |
·纳米金表面的表征 | 第40-42页 |
·聚球藻在不同处理表面生长表征 | 第42-44页 |
·纳米金生物杂化层包埋聚球藻细胞表征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纳米金生物杂化层在包埋技术中的应用 | 第46-59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包埋材料的N_2-吸附-脱附表征 | 第49页 |
·包埋细胞的扫描电镜表征 | 第49-50页 |
·包埋细胞的透射电镜表征 | 第50-51页 |
·聚球藻的染色分析 | 第51-55页 |
·包埋后的聚球藻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55-56页 |
·包埋的聚球藻产氧量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