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导电胶黏剂 | 第10-14页 |
| ·导电胶黏剂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导电胶的分类及组成 | 第12-13页 |
| ·导电胶粘剂的优越性 | 第13页 |
| ·导电胶粘剂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 ·导电胶黏剂的导电机理 | 第14-16页 |
| ·渗流理论 | 第14-15页 |
| ·有效介质理论 | 第15页 |
|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理论 | 第15-16页 |
| ·场致发射理论 | 第16页 |
| ·聚氨酯导电胶黏剂 | 第16-21页 |
| ·聚氨酯基体 | 第16-19页 |
| ·导电填料 | 第19-21页 |
| ·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 ·共混法 | 第21页 |
| ·层间插入法 | 第21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21-22页 |
| ·分子复合法 | 第22页 |
| ·模板法 | 第22页 |
| ·导电胶黏剂的展望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2 改性石墨的制备 | 第25-32页 |
| ·实验路线、原料和仪器 | 第25-27页 |
| ·实验路线 | 第25页 |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纳米石墨(NanoG)的制备 | 第27-29页 |
| ·膨胀石墨(EG)的制备 | 第27-28页 |
| ·NanoG的制备 | 第28-29页 |
| ·氧化石墨(ONG)的制备 | 第29-30页 |
| ·还原石墨(RNG)的制备 | 第30页 |
| ·表面氧含量分析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聚氨酯胶黏剂体系的制备 | 第32-43页 |
| ·实验路线、原料和仪器 | 第32-35页 |
| ·实验路线 | 第32页 |
| ·实验原料 | 第32-33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 ·胶黏剂配置与粘接强度的测试 | 第34-35页 |
|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第35-42页 |
| ·聚氨酯预聚体Ⅰ(PU_Ⅰ) | 第35-36页 |
| ·聚氨酯预聚体Ⅱ(PU_Ⅱ) | 第36-37页 |
| ·聚氨酯预聚体Ⅲ(PU_Ⅲ) | 第37-38页 |
| ·-NCO含量测定 | 第38-39页 |
|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 IPNs)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改性纳米石墨/聚氨酯导电胶黏剂的制备 | 第43-58页 |
| ·实验路线、原料和仪器 | 第43-45页 |
| ·实验路线 | 第43-44页 |
|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 ·纳米石墨/聚氨酯导电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45-50页 |
| ·NanoG/PU ECA的制备与粘接 | 第45-46页 |
| ·NanoG/PU ECA的导电性能表征 | 第46-47页 |
| ·NanoG/PU ECA的力学性能表征 | 第47-48页 |
| ·NanoG/PU_Ⅰ ECA的热学性能表征 | 第48-50页 |
| ·还原石墨/聚氨酯导电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3页 |
| ·微观结果 | 第50-51页 |
| ·RNG/PU ECA的导电性能表征 | 第51-52页 |
| ·RNG/PU ECA的力学性能表征 | 第52-53页 |
| ·RNG/PU ECA的热学性能表征 | 第53页 |
| ·纳米石墨/聚氨酯/环氧树脂交联导电胶黏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53-57页 |
| ·微观结构 | 第54页 |
| ·NanoG/PU/EP IPNs ECA的导电性能表征 | 第54-55页 |
| ·Nano/PU/EP IPNs ECA的力学性能表征 | 第55页 |
| ·Nano/PU/EP IPNs CA的热学性能表征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