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TiO_2 光催化材料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TiO_2 的晶体结构 | 第12页 |
·纳米 TiO_2 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TiO_2 光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热力学因素 | 第14-15页 |
·动力学因素 | 第15页 |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TiO_2 的改性 | 第16-18页 |
·金属掺杂 | 第16页 |
·半导体复合 | 第16-17页 |
·光敏化 | 第17页 |
·其他方法 | 第17-18页 |
·油田污水 | 第18-20页 |
·油田污水的来源 | 第18页 |
·油田污水的特点 | 第18页 |
·油田污水的危害 | 第18-19页 |
·油田污水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3页 |
·纳米TiO_2 制备 | 第23-24页 |
·催化剂制备的理论基础 | 第23页 |
·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24页 |
·XRD 分析 | 第24页 |
·TG-DTA 分析 | 第24页 |
·FT-IR 分析 | 第24页 |
·UV-Vis 分析 | 第24页 |
·BET 测定 | 第24页 |
·TEM 分析 | 第24页 |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第24-28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5-26页 |
·淀粉-碘化镉比色法 | 第26页 |
·重铬酸钾氧化法 | 第26页 |
·悬浮固体测定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纳米 TiO_2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28-33页 |
·合成方法 | 第28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2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31页 |
·TG-DTA 分析 | 第28-29页 |
·XRD 分析 | 第29-30页 |
·FT-IR 分析 | 第30页 |
·TEM 表征 | 第30-31页 |
·TiO_2 光催化性能评价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水热反应温度对TiO_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焙烧温度对TiO_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过渡金属掺杂 TiO_2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第33-45页 |
·Fe 掺杂的TiO_2 催化剂 | 第33-38页 |
·Fe-TiO_2 的TEM 表征 | 第33页 |
·焙烧温度的优化 | 第33-36页 |
·Fe 掺杂对TiO_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其它过渡金属掺杂的TiO_2 催化剂 | 第38-41页 |
·TEM 分析 | 第38页 |
·掺杂量对TiO_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Fe-TiO_2 处理油田污水的性能研究 | 第41-45页 |
·空白试验 | 第42页 |
·投加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pH 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纳米 TiO_2和 PFS 联用处理油田污水 | 第45-51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5-46页 |
·试剂 | 第45-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模拟污水的配制 | 第46页 |
·光催化实验及装置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摩尔比的影响 | 第47页 |
·投加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9页 |
·TiO_2 和PFS 联合与PFS 水处理效果的比较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