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5页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页
 二、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9-14页
 三、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一章 构建三维网络模型第15-21页
   ·网络模型的设定条件第15页
   ·网络模型的基本参数第15-19页
     ·孔隙大小分布第15-17页
     ·孔隙度第17-18页
     ·形状因子第18-19页
     ·配位数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应用网络模型模拟水驱/聚合物驱第21-36页
   ·饱和油过程模拟第21-24页
     ·计算毛管压力第21-22页
     ·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第22页
     ·饱和油过程模拟步骤第22-23页
     ·饱和油过程流程图第23-24页
   ·水驱油过程模拟第24-30页
     ·计算毛管压力第24-26页
     ·活塞式驱替第26-27页
     ·卡断式驱替第27-28页
     ·模拟步骤第28-29页
     ·水驱油过程流程图第29-30页
   ·水驱后聚合物驱过程模拟第30-31页
     ·聚合物溶液有效粘度的计算第30-31页
     ·模拟步骤第31页
   ·求解模型第31-35页
     ·单相流体导流系数第31-32页
     ·角隅中水相导流系数第32页
     ·角隅中薄油层导流系数第32-33页
     ·求解方程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影响聚驱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分析第36-44页
   ·参数统计及模拟结果第36-37页
     ·网络模型模拟参数第36页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36-37页
   ·孔隙结构参数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第37-41页
     ·孔隙半径第37-38页
     ·配位数第38-39页
     ·形状因子第39-40页
     ·润湿性第40-41页
   ·注入参数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第41页
     ·不同注入压力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可视化微观实验研究聚驱剩余油分布第44-53页
   ·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案第44-45页
     ·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第44页
     ·实验流程第44-45页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第45-52页
     ·聚驱与水驱剩余油对比分析第45-48页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形态第48-51页
     ·聚合物溶液驱替水驱后不同形态剩余油机理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详细摘要第60-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油田S区块“2+3”采油效果评价
下一篇:聚驱后凝胶+表活剂(二元)交替注入驱油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