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税制下的我国地方财政现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导论 | 第11-20页 |
| ·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学术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第1章 地方财政职能 | 第20-23页 |
| ·分级财政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 ·与多级政府的行政体制相适应 | 第20页 |
| ·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第20-21页 |
| ·有利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 | 第21页 |
| ·地方财政职能 | 第21-22页 |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21-22页 |
| ·投融资职能 | 第22页 |
| ·社会职能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2章 山东省财政运行现况分析 | 第23-36页 |
| ·省级财政现状——山东省财政运行状况分析 | 第23-28页 |
| ·省级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 | 第23-24页 |
| ·与沿海各省相比,差距较大 | 第24页 |
| ·省内各市之间,差距悬殊 | 第24页 |
| ·城乡之间,对比鲜明 | 第24-25页 |
| ·税、非税比例欠佳 | 第25-26页 |
|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第26-28页 |
| ·县级财政现状——乐陵市财政运行状况分析 | 第28-32页 |
| ·从宏观看,财政赤字严重 | 第28-29页 |
| ·从微观看,入不敷出定局 | 第29-31页 |
| ·从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看出地方经济的现状 | 第31-32页 |
| ·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2-35页 |
| ·政治体制层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 ·经济体制层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 ·分税制自身的原因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国外地方财政体制的启示与借鉴 | 第36-42页 |
| ·几个主要国家地方财政体制概况 | 第36-39页 |
| ·美国地方财政体制概况 | 第36-37页 |
| ·德国地方财政体制概况 | 第37-38页 |
| ·日本地方财政体制概况 | 第38-39页 |
| ·地方财政体制的国际启示与借鉴 | 第39-41页 |
| ·在地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划分方面 | 第39-40页 |
| ·在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方面 | 第40页 |
| ·在税收划分方面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思考 | 第42-53页 |
| ·先决条件——转化政府职能,理顺分配关系 | 第42-44页 |
| ·减少政府层级 | 第42-43页 |
| ·转变政府职能 | 第43-44页 |
| ·寻求科学路径,力促事权、财权统一 | 第44页 |
| ·基本出路——发展地方经济,壮大地方税源 | 第44-46页 |
| ·创建财源发展的环境 | 第45页 |
| ·带动民营资本,激活民营经济 | 第45-46页 |
| ·力促县乡经济发展 | 第46页 |
| ·现实选择——渐进调整现行财政体制,强化收支管理 | 第46-49页 |
| ·优化税制结构,加大地方政府收入 | 第46-47页 |
| ·优化财政支出,增强财政支出效果 | 第47-48页 |
| ·完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 | 第48-49页 |
| ·多管齐下——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配套措施 | 第49-52页 |
| ·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 第49页 |
| ·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 ·赋予地方更大的税收管理权 | 第50页 |
|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 | 第50-51页 |
| ·规范地方公共财政体制的税费征收制度 | 第51页 |
| ·推行政务公开,打造人人信赖的阳光型财政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