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引言 | 第7-8页 |
·AGC 的功能和解决的问题 | 第8-10页 |
·特高压的引入对河北南网的AGC 的控制的影响极其意义 | 第10-12页 |
·河北南网满足特高压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AGC 原理介绍 | 第14-26页 |
·电力系统自动发动控制概述 | 第14-16页 |
·自动发电控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AGC 控制模式分析 | 第16-20页 |
·电力系统控制区和区域控制偏差 | 第16-17页 |
·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 | 第17-20页 |
·多控制区域互联电网的AGC 控制策略分析 | 第20-24页 |
·两控制区域互联电网的AGC 控制策略分析 | 第20-21页 |
·多控制区域互联电网的AGC 控制策略分析 | 第21-24页 |
·河北南网AGC 系统简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特高压对河北南网电网特性的影响 | 第26-46页 |
·特高压简介 | 第26-28页 |
·特高压电网的作用 | 第26页 |
·我国筹建特高压电网背景 | 第26-28页 |
·特高压与河北南网的结合点 | 第28-31页 |
·河北南网电网状况 | 第28-30页 |
·特高压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简介[23] | 第30-31页 |
·特高压投产初期互联电网主要特性分析 | 第31-37页 |
3 3.1 潮流特性分析 | 第31-32页 |
·稳定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电压特性 | 第34-37页 |
·特高压对联络线调整的影响 | 第37-45页 |
·特高压运行后河北南网网间联络线受电能力限制分析 | 第38-39页 |
·联络线控制特性及其新的控制模式 | 第39-40页 |
·区域AGC 组合新控制模式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河北南网 AGC 的运行现状和控制措施 | 第46-63页 |
·河北南网AGC 运行现状分析 | 第46-49页 |
·概述 | 第46-47页 |
·河北南网AGC 运行现状分析 | 第47-49页 |
·河北南网满足特高压运行AGC 还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49-5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 第50-53页 |
·河北南网网内的应对措施 | 第53-57页 |
·南网内直调机组AGC 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 第53-54页 |
·对南网网内AGC 控制运行管理措施的建议 | 第54-57页 |
·河北南网与其它区域网络间联络线的AGC 控制措施 | 第57-62页 |
·区域网间AGC 控制统一管理必要性 | 第57-58页 |
·区域网间AGC 控制统一管理措施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