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马铃薯疮痂病简介 | 第9页 |
| ·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 | 第9-10页 |
| ·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遗传学研究 | 第10-11页 |
| ·马铃薯疮痂病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 第11-12页 |
| ·马铃薯疮痂病菌致病基因的研究 | 第12-13页 |
| ·我国马铃薯疮痂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7页 |
| ·试验材料及器材 | 第15-17页 |
| ·供试菌种及材料 | 第15页 |
| ·培养基与常用缓冲液 | 第15-1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7页 |
| ·菌株CPS-2 的致病性检测 | 第17-18页 |
|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孢悬液的制备 | 第17页 |
|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 第17-18页 |
| ·菌株生物学特征鉴定 | 第18-20页 |
| ·菌株的表型特性测定 | 第18-19页 |
| ·聚类分析 | 第19-20页 |
| ·菌株16S rDNA 序列鉴定 | 第20-23页 |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0页 |
| ·16S rDNA 序列的扩增 | 第20-21页 |
| ·电泳检测 | 第21页 |
| ·PCR 产物纯化 | 第21页 |
| ·16S rDNA PCR 产物的克隆 | 第21-22页 |
|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2-23页 |
| ·菌株CPS-2 毒素合成相关基因探测 | 第23-27页 |
| ·PCR 引物序列设计 | 第23页 |
| ·PCR 试验分析CPS-2 中的毒素合成相关基因 | 第23-24页 |
| ·DNA 片段的纯化 | 第24页 |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24-2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 ·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 | 第27页 |
| ·菌株生物学特征观察结果 | 第27-30页 |
| ·菌株形态观察 | 第27页 |
| ·生理生化特性测试 | 第27-28页 |
| ·聚类分析 | 第28-30页 |
| ·菌株16S rDNA 序列鉴定 | 第30-33页 |
| ·基因组DNA 及扩增片段的电泳检测 | 第30-32页 |
| ·基于16S rD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32-33页 |
| ·菌株的多相分类鉴定结果 | 第33页 |
| ·PCR 与Southern 杂交分析致病基因 | 第33-37页 |
| ·毒素合成基因探针引物 | 第33-34页 |
| ·菌株的PCR 扩增分析 | 第34页 |
| ·探针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 ·应用txt A 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 | 第35-37页 |
| 4 讨论 | 第37-39页 |
| ·马铃薯疮痂病与病原菌的鉴定 | 第37页 |
| ·16S rDNA 技术在链霉菌鉴定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 ·毒素合成相关基因分析 | 第38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38-39页 |
| 5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 作者简历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