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港养分瘠薄区耕地生产力空间变异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耕地生产力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耕地生产力变异性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耕地生产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 | 第20-28页 |
·基本概念及内涵界定 | 第20-21页 |
·耕地生产力的概念 | 第20页 |
·耕地生产力变异性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 | 第21-22页 |
·波动性和稳定性空间描述方法 | 第22-24页 |
·粗糙集(Rough Set) | 第24-25页 |
·数据来源与前期处理 | 第25-28页 |
·样点布置 | 第25页 |
·宏观数据 | 第25-26页 |
·实验数据 | 第26页 |
·数据前期处理 | 第26-28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8-35页 |
·地理位置 | 第28-29页 |
·自然状况 | 第29-30页 |
·土地利用概况 | 第30-31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雄县生产资料投入状况 | 第32-35页 |
·雄县投入分布 | 第32-33页 |
·雄县产投比分布 | 第33-35页 |
4 雄县耕地生产力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 第35-52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状况分析 | 第35-37页 |
·粮食总产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粮食单产与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 第36-37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变异性时序分析 | 第37-39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波动分析 | 第37-39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趋势分析 | 第39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趋势性空间变异特征 | 第39-42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波动性空间变异特征 | 第42-46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稳定性空间变异特征 | 第46-48页 |
·耕地生产力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5 田块尺度耕地生产力及变异性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第52-68页 |
·雄县耕地生产力空间波动性级别划分 | 第52-54页 |
·调查样点布置 | 第52-53页 |
·级别划分 | 第53-54页 |
·选取影响指标前期处理 | 第54-56页 |
·指标选取 | 第54-55页 |
·指标量化 | 第55-56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56页 |
·田块尺度耕地生产力空间变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62页 |
·标准化指离散化处理 | 第56-57页 |
·因素影响度分析 | 第57-62页 |
·田块尺度耕地生产力变异性分析 | 第62-65页 |
·空间变异系数的计算 | 第62-63页 |
·田块尺度耕地生产力变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5页 |
·雄县耕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产力稳定性交叉性分析 | 第65-68页 |
6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