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导论 | 第15-30页 |
第1章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回顾 | 第30-39页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历程 | 第30-33页 |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第30-32页 |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 第32-33页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35页 |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 第33-34页 |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 | 第35-39页 |
·农村金融体系严重萎缩呈现“断层现象” | 第36页 |
·县域金融机构支农职责“名实不符” | 第36-37页 |
·农村金融信贷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 第37页 |
·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呈“弱化现象” | 第37-39页 |
第2章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分析 | 第39-53页 |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理论 | 第39-40页 |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及因素分析 | 第40-48页 |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表现 | 第40-44页 |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政府在农村金融均衡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 第48-53页 |
·政府对金融干预的理论基础 | 第48-49页 |
·国外政府在农村金融中的干预 | 第49-51页 |
·中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干预 | 第51-53页 |
第3章 农村信贷供求分析:邯郸个案 | 第53-62页 |
·邯郸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 | 第53-56页 |
·农户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分析 | 第53页 |
·农户获取信贷资金的信用形式分析 | 第53-54页 |
·农户借贷利率分析 | 第54-55页 |
·农户借贷的偿还情况分析 | 第55-56页 |
·农户信贷资金的用途分析 | 第56页 |
·邯郸市农户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第56-60页 |
·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现状分析 | 第56-59页 |
·农户个体的信贷供给 | 第59-60页 |
·当前农村信贷供求存在的缺陷 | 第60-62页 |
·农村金融资源占有率偏低 | 第60页 |
·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不足 | 第60页 |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应 | 第60页 |
·风险补偿机制欠缺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空间 | 第60-61页 |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 第61-62页 |
第4章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启示 | 第62-80页 |
·农村政策性金融 | 第62-71页 |
·主要国家的农村政策性信贷业务 | 第62-66页 |
·主要国家的信用担保机构 | 第66-67页 |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第67-70页 |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经验 | 第70-71页 |
·农村商业性金融 | 第71-75页 |
·发达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第71-73页 |
·发展中国家农村商业性金融 | 第73-75页 |
·国外农村商业性金融的经验 | 第75页 |
·农村合作金融 | 第75-78页 |
·美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第75-77页 |
·日本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第77页 |
·法国的合作金融信贷业务 | 第77-78页 |
·国外农村金融信贷经验借鉴 | 第78-80页 |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 | 第78-79页 |
·以国有银行为主的既分工又竞争的模式 | 第79页 |
·完善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及金融基础设施 | 第79-80页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 第80-97页 |
·“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基础 | 第80-82页 |
·农业产业的重要性 | 第80页 |
·农业发展的竞争性 | 第80-81页 |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性 | 第81-82页 |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 | 第82页 |
·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概念的再认识 | 第82-84页 |
·中国农村商业性金融的主体构成 | 第83-84页 |
·中国农业银行是支持“三农”的骨干 | 第84页 |
·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的对策建议 | 第84-89页 |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 第84-85页 |
·加速农业银行业股份制改造进程 | 第85-86页 |
·加快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 第86-87页 |
·农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 第87-89页 |
·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 | 第89-92页 |
·邮政储蓄体制发展概况 | 第89-90页 |
·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90-92页 |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 | 第92-97页 |
·关于农村民营银行的定义 | 第93-94页 |
·构建农村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 第94-97页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政策性金融 | 第97-105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述 | 第97-98页 |
·政策性金融内涵 | 第97页 |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第97-98页 |
·政策性金融在新农设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功能 | 第98-101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第98-100页 |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与新农村建设 | 第100-101页 |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功能边界 | 第101-102页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目标 | 第102-105页 |
·明确政策性金融支农的重点领域 | 第102-103页 |
·明确政策性金融重点支持客户 | 第103页 |
·农业发展银行转变的具体途径 | 第103-105页 |
第7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合作性金融 | 第105-121页 |
·合作性金融概述 | 第105-106页 |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105-106页 |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 第106页 |
·简要评价 | 第106页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 | 第106-108页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概况 | 第106-107页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历程 | 第107-108页 |
·国外主要合作金融的比较 | 第108-112页 |
·德国 | 第108-109页 |
·日本 | 第109-110页 |
·美国 | 第110-111页 |
·几点启示 | 第111-112页 |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思考 | 第112-117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 第112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112-114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的改革成效 | 第114页 |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14-117页 |
·小额信贷 | 第117-121页 |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发展概况 | 第117页 |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17-119页 |
·进一步发展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第119-121页 |
第8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民间金融 | 第121-130页 |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第121-122页 |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 第121页 |
·民间金融的研究现状 | 第121-122页 |
·中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 第122-124页 |
·农村社会是民间金融生存的基础 | 第122页 |
·正规金融对农村供给不足 | 第122-123页 |
·小规模经济遭受正规金融的规模歧视 | 第123页 |
·非国有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民间金融的支持 | 第123-124页 |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特征 | 第124-125页 |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效应分析 | 第125-127页 |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积极效应 | 第126页 |
·民间金融对国民经济运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126-127页 |
·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 | 第127-130页 |
·加速民间金融正规化进程 | 第127-128页 |
·民间金融合作化 | 第128页 |
·入股正规金融机构 | 第128页 |
·构建区域性民营银行 | 第128-130页 |
第9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系统 | 第130-185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130-139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市场准入机制 | 第130-131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监管机制 | 第131-132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自我发展机制 | 第132-133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补偿机制 | 第133-135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价格”机制 | 第135-136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回流机制 | 第136-137页 |
·农村金融体系的信贷创新机制 | 第137-139页 |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 | 第139-144页 |
·功能性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特征 | 第139-140页 |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创新 | 第140-144页 |
·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建设 | 第144-154页 |
·我国农村现有支付体系简介 | 第144-148页 |
·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结算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8-152页 |
·我国未来农村支付体系架构 | 第152页 |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的路径探讨 | 第152-154页 |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第154-178页 |
·中国目前信用环境及农村融资现状 | 第154-160页 |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60-162页 |
·国外主要国家信用体系借鉴 | 第162-165页 |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 第165-168页 |
·邯郸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内容介绍 | 第168-178页 |
·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 第178-185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及特征 | 第178-179页 |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和建设概况 | 第179-181页 |
·中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 | 第181-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92-193页 |
致谢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