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我国互联网治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外互联网治理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国内互联网治理的相关研究第12-15页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2 互联网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互联网的含义第17页
   ·互联网的影响第17-19页
   ·互联网治理的含义第19-20页
   ·互联网治理的主体及方式第20-21页
3 国外互联网治理概述第21-29页
   ·做法与措施第21-26页
     ·美国第21-22页
     ·英国第22-23页
     ·德国第23-24页
     ·韩国第24-25页
     ·新加坡第25-26页
   ·经验与启示第26-29页
     ·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国家的法律、历史文化以及所处的政治环境有直接关联第26页
     ·治理互联网,需充分发非政府组织的、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力量第26-27页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实行互联网实名制具有较大风险第27页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第27-29页
4 我国互联网治理概述第29-43页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沿革第29-30页
     ·1986~1993年第29页
     ·1994~1997年第29-30页
     ·1998~2004年第30页
     ·2005年至今第30页
   ·治理的原则第30-31页
   ·治理的做法第31-40页
     ·立法方面第31-34页
     ·行政监管方面第34-37页
     ·行业自律方面第37-39页
     ·技术控制方面第39-40页
   ·存在的问题第40-43页
     ·立法方面第40-41页
     ·行政监管方面第41页
     ·行业自律方面第41-42页
     ·技术控制方面第42-43页
5 提高我国互联网治理水平的建议第43-47页
   ·在立法方面第43-44页
     ·成立专门的互联网立法机构,实行统一的领导与调控第43页
     ·完善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程序第43-44页
     ·充分参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第44页
   ·在行政监管方面第44-45页
   ·在行业自律方面第45页
     ·健全自律公约违约惩戒机制第45页
     ·大力推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第45页
   ·在技术控制方面第45-47页
     ·网上信息监控部门要不断更新技术第45-46页
     ·鼓励企业参与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第46-4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结论第47页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及对“智慧武汉”建设的构想
下一篇:中原经济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