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农村水源污染现状 | 第9页 |
·农村水源污染的成因分析 | 第9-11页 |
·农村工业污染 | 第9-10页 |
·生活废弃物污染 | 第10页 |
·畜禽集中养殖污染 | 第10页 |
·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 | 第10-11页 |
·农村水源污染的治理技术 | 第11-23页 |
·农村工业污染的治理方法 | 第11-12页 |
·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 第12页 |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技术 | 第13-16页 |
·农村水源污染的生物防控技术 | 第16-23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氧化沟工艺处理养殖场污水的研究 | 第25-35页 |
·工程概况 | 第25-26页 |
·主要设计参数 | 第25-26页 |
·工艺流程 | 第26页 |
·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实际运行情况 | 第26页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6-29页 |
·试验用水 | 第26-27页 |
·养殖场所用消毒剂名称及主要成分 | 第27页 |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氧化沟内MLSS浓度变化 | 第29-30页 |
·氧化沟进出水中COD变化 | 第30-31页 |
·氧化沟对N的去除效果 | 第31-33页 |
·氧化沟对P的去除效果 | 第33-3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4-35页 |
3 植被缓冲带控制坡耕地地表径流污染研究 | 第35-49页 |
·坡耕地试验区概况 | 第35页 |
·试验设计 | 第35-37页 |
·各小区不同拦截措施设置 | 第36页 |
·作物种植及其施肥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土样基本化学性状的测定 | 第37-38页 |
·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测定 | 第38页 |
·地表径流化学性质测定 | 第3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试验期间的降雨情况 | 第38-39页 |
·植被缓冲带和作物不同施肥条件下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39-43页 |
·不同植被缓冲带和作物不同施肥条件下径流污染物的流失特征 | 第43-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植被缓冲带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47页 |
·不同植被缓冲带径流污染物的流失特征 | 第47-49页 |
4 脱氮沟工艺处理地下水污染试验研究 | 第49-59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49页 |
·试验设计 | 第49-51页 |
·研究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2008年脱氮沟运行结果 | 第51-54页 |
·2009年脱氮沟运行结果 | 第54-58页 |
·2008年与2009年脱氮沟运行结果比较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