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言 | 第9-22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2 本研究设计与假设 | 第22-29页 |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3 本研究正式测验与结果分析 | 第29-41页 |
·正式测验 | 第29-30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0-41页 |
4 本研究基本结论 | 第41-44页 |
·“90”后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逆反心理属于中等程度 | 第41-42页 |
·“任课教师”是学生逆反心理中最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 | 第42页 |
·“教材内容”与学生逆反心理之间也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 第42页 |
·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薄弱环节 | 第42-43页 |
·情感因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第43-44页 |
5 本研究教育建议 | 第44-56页 |
·以大学生个性心理为切入点,做好逆反心理的预防、调适与疏导 | 第44-46页 |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46-48页 |
·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 第48-52页 |
·讲究教育教学艺术,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 | 第52-56页 |
6 本研究局限与反思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情况问卷 | 第62-65页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