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大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46页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第17-20页
       ·生物质谱第18-20页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分析的一般策略第20页
     ·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进展第20-28页
       ·绝对定量第21页
       ·相对定量第21-28页
         ·差异凝胶电泳第22-23页
         ·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定量技术第23-27页
         ·非标记蛋白质定量技术第27-28页
       ·定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第28页
     ·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第28-32页
       ·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般流程第29-30页
       ·样本采取第30页
       ·用于疾病研究的定量方法第30-32页
       ·疾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验证第32页
     ·人类大肠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32-34页
     ·疾病相关翻译后修饰研究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6页
第二章 甲基化同位素标记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与优化第46-61页
     ·研究背景第46-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仪器与试剂第48页
       ·标准蛋白质的酶解第48页
       ·甲基化同位素标记第48-49页
       ·标记肽段的分离与鉴定第49-51页
     ·结果和讨论第51-58页
       ·甲基化同位素标记在基于质潜的相对定量中的表现第51-53页
       ·甲基化同位素标记定量在LC-LTQ-Orbitrap路线中的表现第53-56页
       ·甲基化软件的编译第56-58页
         ·实验过程的简单描述第56页
         ·定量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56-57页
         ·定量软件的应用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三章 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大肠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第61-106页
     ·研究背景第61-63页
     ·材料和方法第63-68页
       ·样本的收集与蛋白质提取第63-64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胶内酶解第64-65页
       ·肽段的色谱分离以及质谱鉴定第65页
       ·搜库和蛋白质定量第65-66页
       ·功能分析第66-67页
       ·免疫印迹实验第67页
       ·组织芯片实验第67-68页
     ·结果和讨论第68-83页
       ·采用GeLC-MS策略进行的蛋白质定量第68-70页
       ·大肠癌和正常大肠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第70页
       ·在早期大肠癌中调控最明显的代谢通路第70-72页
       ·大肠癌和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第72-74页
       ·免疫印迹验证GeLC数据的差异表达第74-76页
       ·A1AT与CTSD在早期大肠癌中的差异表达第76-80页
         ·组织样本的免疫印迹实验第76-77页
         ·组织芯片原位研究A1AT和CTSD在大肠癌中的致瘤特性第77-78页
         ·A1AT和CTSD在早期大肠癌病人血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第78-80页
       ·早期大肠癌样本中分子量分布变化第80-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6页
第四章 定量蛋白质组方法筛选大肠癌淋巴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第106-129页
     ·研究背景第106-108页
       ·血行转移第106-107页
       ·淋巴转移第107-108页
     ·材料与方法第108-112页
       ·仪器与试剂第108页
       ·组织样品的蛋白质提取和定量第108-109页
         ·蛋白质提取第108-109页
         ·蛋白质定量第109页
       ·蛋白质的纯化、酶解与标记第109-110页
       ·肽段的2DLC分离和质谱鉴定第110-111页
       ·肽段的测序与蛋白质的定量第111页
       ·大肠癌淋巴转移相关蛋白质的RTPCR验证第111页
       ·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111页
       ·RTPCR第111-112页
     ·结果与讨论第112-125页
       ·酶解条件的优化第112-113页
       ·质谱鉴定和定量第113-120页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类第120-122页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转录水平差异第122-123页
         ·随转移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第122-123页
         ·随转移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第123页
       ·大肠癌淋巴转移相关蛋白质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9页
第五章 高通量大肠癌蛋白质组后修饰研究第129-151页
     ·研究背景第129-131页
     ·材料与方法第131-137页
       ·仪器和试剂第131-132页
       ·蛋白质的富集前处理第132页
         ·标准蛋白质第132页
         ·复杂生物样本第132页
         ·酶解肽段的标记第132页
       ·后修饰肽段的富集第132-136页
         ·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132-135页
         ·糖基化的富集第135-136页
       ·除盐(C18小柱)第136页
       ·质谱鉴定第13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36-137页
     ·结果与讨论第137-146页
       ·磷酸化富集过程的最优上样、洗涤和洗脱条件第137-140页
         ·上样条件的优化第137-138页
         ·洗涤条件的优化第138-139页
         ·洗脱条件的优化第139-140页
       ·几种不同富集方法富集效率的比较第140-142页
       ·优化的富集条件在大肠癌磷酸化蛋白质富集中的应用第142-145页
       ·核壳材料之于糖肽的富集效率第145-146页
     ·结论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1页
第六章 中国人健康肝脏蛋白质表达谱的免疫学定量研究第151-170页
     ·研究背景第151-153页
     ·材料与方法第153-158页
       ·抗原抗体的选择与订购第153-154页
       ·样品的提取与保存第154-155页
       ·点杂交(Dotblot)确定抗原和一抗、二抗的上样量第155页
       ·免疫印迹实验第155-157页
         ·选膜第155页
         ·凝胶电泳(SDS-PAGE)第155-156页
         ·转膜方式、转膜时间的优化第156-157页
         ·抗原抗体反应的定量第157页
       ·酶联免疫学分析第157-158页
       ·色谱分析第158页
     ·结果与讨论第158-167页
       ·点杂交优化抗原抗体浓度第158-160页
       ·免疫印迹实验条件的标准化第160-162页
       ·免疫印迹的定量模式第162-164页
       ·免疫学验证的定量结果第164-167页
     ·结论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0页
第七章 增加电荷数提高电子转移解离碎裂效率在定量蛋白质组中的应用研究第170-184页
     ·研究背景第170-172页
     ·材料与方法第172-174页
       ·仪器与试剂第172-173页
       ·细胞培养与SILAC标记第173页
       ·肽段的标记第173页
       ·流动相的配置与色谱分析第173-174页
       ·LC-Orbitrap-ETD-LTQ第174页
     ·结果与讨论第174-180页
       ·天冬氨酸激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肽段的ETD碎裂效率第174-177页
       ·流动相中m-NBA浓度至于质谱鉴定的影响第177-179页
       ·提高电荷数方法在基于LC-ETD路线蛋白质定量中的应用第179-180页
       ·胍基化和双甲基化的标记效率及其对色谱分离的影响第180页
     ·结论第180-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4页
附录: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84-185页
致谢第185-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LIM增强TGF-β和BMP通路活性的机制研究及TGF-β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下一篇:三维肝癌类组织体模型建立及肺侵袭关联蛋白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