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锌论文

咪唑基离子液体在锌电沉积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目录第11-15页
符号表第15-17页
1. 绪论第17-38页
   ·引言第17-18页
   ·锌电积添加剂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传统添加剂的应用第18-19页
     ·国内外添加剂的研究概况第19-20页
   ·1-烷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特点与应用第20-24页
     ·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1-烷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研究概况第23-24页
   ·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研究方法第24-36页
     ·添加剂的分类第24-25页
     ·添加剂对沉积层的作用第25-29页
     ·添加剂整平和光亮的作用机理第29-33页
     ·添加剂的研究方法第33-3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36-3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6页
     ·创新点第36-38页
2. 实验部分第38-50页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8-39页
     ·实验试剂第38页
     ·实验仪器第38-39页
   ·电解液的配制第39页
   ·电解实验第39-40页
   ·电化学研究第40-45页
     ·循环伏安测试第40-41页
     ·阴极极化曲线测试第41-43页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43-45页
   ·结构及形貌表征第45页
   ·1-烷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第45-50页
     ·合成试剂提纯第45-46页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第46-47页
     ·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第47-48页
     ·电化学窗口第48-50页
3. 离子液体对锌电积过程阴极反应的影响第50-73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2页
     ·阴极电流效率和电能单耗第51-53页
     ·循环伏安曲线第53-55页
     ·阴极极化曲线第55-57页
     ·沉积层质量和结晶取向第57-62页
   ·烷基支链的影响第62-68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电积锌的返溶第68-72页
     ·结果与讨论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4. 离子液体对锌电积过程阳极反应的影响第73-83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方法第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82页
     ·阳极极化曲线第74-76页
     ·电化学阻抗谱第76-80页
     ·电极表面分析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离子液体对锌电积过程中杂质的抑制作用第83-115页
   ·引言第83-84页
   ·实验方法第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113页
     ·电流效率第84-91页
     ·沉积层的污染第91-93页
     ·循环伏安曲线第93-97页
     ·阴极极化曲线第97-103页
     ·表面形貌和结晶取向第103-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6. 电积条件对离子液体作用的影响第115-134页
   ·引言第115-116页
   ·实验方法第116页
   ·结果与讨论第116-132页
     ·阴极电流效率和电能单耗第116-119页
     ·阴极极化第119-124页
     ·表面形貌第124-126页
     ·添加剂吸附行为第126-127页
     ·添加剂稳定性研究第127-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4页
7. 离子液体对锌电沉积形核生长机理的影响第134-146页
   ·引言第134-135页
   ·研究方法第135-137页
   ·实验方法第137页
   ·结果与讨论第137-145页
     ·循环伏安曲线第137-138页
     ·恒电位暂态曲线第138-144页
     ·表面形貌(SEM)分析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8. 离子液体的吸附机理第146-169页
   ·引言第146页
   ·研究理论简介第146-149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146-148页
     ·分子力学理论第148-149页
   ·研究方法第149-151页
   ·量子化学计算第151-158页
     ·可能的吸附方式第151-152页
     ·前线轨道与吸附机理第152-158页
   ·分子力学模拟第158-167页
     ·表面模型及咪唑基阳离子的构建第158-159页
     ·吸附模型的构建第159-160页
     ·分子力学模拟分析第160-167页
   ·本章小结第167-169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69-173页
   ·主要结论第169-172页
   ·今后工作的建议第172-173页
附录A第173-176页
附录B第176-179页
附录C第179-183页
科技查新报告第183-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16页
致谢第216-217页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第217-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rO2基固体酸碱催化水解低浓度氟利昂的研究
下一篇:若干铅基合金真空蒸馏分离提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