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风电机组频率稳定控制策略概述 | 第14-19页 |
1.2.1 引言 | 第14-15页 |
1.2.2 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控制策略 | 第15-17页 |
1.2.3 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 | 第17-19页 |
1.3 风电机组并网系统振荡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1.3.1 引言 | 第19-20页 |
1.3.2 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1.3.3 新能源并网系统阻抗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适应于弱电网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虚拟惯量协调控制 | 第26-41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虚拟惯量协调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2.2.1 机侧变流器控制 | 第27-28页 |
2.2.2 网侧变流器控制 | 第28-29页 |
2.3 直驱风机的并网自同步和惯量支撑分析 | 第29-32页 |
2.3.1 直驱风电机组的并网自同步 | 第29-31页 |
2.3.2 直驱风电机组的惯量支撑 | 第31-32页 |
2.4 直驱风电机组系统的小信号分析 | 第32-35页 |
2.4.1 直驱风电机组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 第32页 |
2.4.2 直驱风电机组的动态性能及影响因素 | 第32-35页 |
2.5 数字仿真与算例分析 | 第35-40页 |
2.5.1 单台直驱风电机组并网系统仿真分析 | 第35-38页 |
2.5.2 两区四机系统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基于复电路的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振荡分析 | 第41-58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系统模型 | 第42-44页 |
3.2.1 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结构 | 第42-43页 |
3.2.2 双馈风电机组的等效电路 | 第43-44页 |
3.3 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模型 | 第44-48页 |
3.3.1 转子侧变流器的动态模型 | 第44-46页 |
3.3.2 网侧变流器的动态模型 | 第46-47页 |
3.3.3 电网侧的动态模型 | 第47-48页 |
3.4 双馈风电机组的广义阻抗判据 | 第48-50页 |
3.4.1 双馈风电机组的广义阻抗模型 | 第48-50页 |
3.4.2 特征方程和广义阻抗判据 | 第50页 |
3.5 基于复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振荡分析 | 第50-54页 |
3.5.1 双馈风电机组的等效原-对偶复电路 | 第50-53页 |
3.5.2 串并联谐振条件 | 第53-54页 |
3.6 算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3.6.1 算例仿真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3.6.2 系统特征值分析 | 第55-56页 |
3.6.3 基于原-对偶复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第56页 |
3.6.4 系统时域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4.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