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乐清市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前言第9-15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药品安全监管发展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药品安全监管发展概述第10-12页
        1.2.2 国内药品安全监管发展概述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的概念界定及必要性第15-21页
    2.1 药品安全监管的内涵第15-16页
    2.2 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第16-17页
    2.3 完善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第17-21页
        2.3.1 从现实角度考量完善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第17-18页
        2.3.2 从政府管制的视角考量完善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第18-21页
第3章 乐清市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现状分析第21-31页
    3.1 乐清市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概况第21-22页
    3.2 乐清市药品流通安全监管体系运行情况第22-27页
        3.2.1 构建药品流通安全监管运行体系第22页
        3.2.2 细化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环节第22-26页
        3.2.3 强化药品安全流通监管执法力度第26-27页
    3.3 乐清市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3.3.1 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理念落后第27-28页
        3.3.2 药品安全监管职能划分不合理第28页
        3.3.3 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滞后第28-29页
        3.3.4 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方式单一落后第29-30页
        3.3.5 药企执行GSP力度不够第30-31页
第4章 乐清市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问题的制约因素第31-41页
    4.1 政府因素第31-37页
        4.1.1 法律缺陷,立法滞后,惩戒力度欠缺第31-32页
        4.1.2 政府投入不足第32-34页
        4.1.3 监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第34-35页
        4.1.4 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设计不合理第35-37页
    4.2 人的因素第37-38页
        4.2.1 药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第37页
        4.2.2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第37页
        4.2.3 对药品养护重视程度不够第37-38页
        4.2.4 对药品资质档案管理不严第38页
    4.3 市场因素第38-41页
        4.3.1 地广量多难以监管全覆盖第38-39页
        4.3.2 药品购进渠道不正规第39-40页
        4.3.3 信息不对称第40-41页
第5章 做好药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的对策措施第41-52页
    5.1 健全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第41-43页
        5.1.1 落实药品流通安全责任体系第41-42页
        5.1.2 完善药品流通安全应急体系第42-43页
        5.1.3 推进药品流通安全绩效体系第43页
    5.2 完善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平台第43-46页
        5.2.1 推进药品流通安全监管组织建设第43-44页
        5.2.2 优化药品流通监管人才队伍结构第44-45页
        5.2.3 提高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水平第45-46页
    5.3 强化流通领域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第46-48页
        5.3.1 增进药品流通安全监管制度第46页
        5.3.2 深化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第46-47页
        5.3.3 落实药品电子监管制度第47-48页
        5.3.4 深化药企诚信计分机制第48页
    5.4 实现药品安全风险管理常态化第48-50页
        5.4.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第49页
        5.4.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第49页
        5.4.3 建立风险管理队伍第49-50页
    5.5 整合药监主体力量与营造社会参与氛围第50-52页
        5.5.1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第50页
        5.5.2 强化药品企业诚信建设第50-51页
        5.5.3 提高公众监督的参与度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AK2/STAT3通路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动脉僵硬度指标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