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研究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1.4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研究类型 | 第19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4 研究工具 | 第21-23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3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31页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第24页 |
3.2 三组婴儿疼痛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24-26页 |
3.3 三组婴儿啼哭指标的比较 | 第26-28页 |
3.4 三组婴儿心率指标的比较 | 第28-29页 |
3.5 三组婴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7页 |
4.1 不同干预方式对婴儿疼痛指标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 不同干预方式对婴儿啼哭指标的影响 | 第32-34页 |
4.3 不同干预方式对婴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心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 不同干预方式对婴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综述 | 第4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1 | 第54-56页 |
附录2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个人信息 | 第58页 |
学习经历 | 第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文章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