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分析食品药品中的添加剂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食品药品中常用添加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紫外分光光度法第12页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2-13页
        1.2.3 气相色谱法第13-14页
        1.2.4 毛细管电泳法第14页
        1.2.5 其他检测方法第14-15页
    1.3 子空间与多组分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第15-18页
第二章 理论分析第18-23页
    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第18页
    2.2 最小二乘法第18-19页
    2.3 主成分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第19-20页
    2.4 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的原理第20-23页
第三章 基于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对橙汁中的苯甲酸钠进行定量分析第23-31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3.2.1 不含苯甲酸钠的橙汁本底数据库的建立第23页
        3.2.2 苯甲酸钠标准品数据库的建立第23-24页
        3.2.3 橙汁样品数据库的建立第24页
        3.2.4 数据处理方法第24-2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5-29页
        3.3.1 本底标准光谱库第25页
        3.3.2 苯甲酸钠标准光谱库第25-26页
        3.3.3 样本中苯甲酸钠含量测定第26-29页
        3.3.4 橙汁中苯甲酸钠的加标回收实验第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复方苯甲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同时定量分析第31-38页
    4.1 仪器与试剂第31页
    4.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4.2.1 本底紫外数据库的建立第31-32页
        4.2.2 水杨酸标准数据库的建立第32页
        4.2.3 苯甲酸标准数据库的建立第32页
        4.2.4 待测样品紫外光谱数据库的建立第32-33页
        4.2.5 数据处理方法第3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4.3.1 本底数据库与标准数据库的建立第33-35页
        4.3.2 复方苯甲酸酊中水杨酸的测定第35页
        4.3.3 复方苯甲酸酊中苯甲酸的测定第35页
        4.3.4 苯甲酸和水杨酸加标回收实验第35-37页
    4.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基于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分析酱中的防腐剂第38-48页
    5.1 乙醚提取法测定酱油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第38-41页
        5.1.1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5.1.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5.1.3 本底加标回收实验第40页
        5.1.4 精密度实验第40页
        5.1.5 计算结果与高效液相测定结果对比第40-41页
    5.2 直接稀释法测定酱油中山梨酸钾第41-47页
        5.2.1 仪器与试剂第41页
        5.2.2 材料第41-42页
        5.2.3 紫外光谱数据库的建立第42-43页
        5.2.4 数据处理方法第43-44页
        5.2.5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5.2.6 样品中山梨酸钾含量超标判断第46页
        5.2.7 结论第46-47页
    5.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液相-光谱联用结合向量-子空间夹角判据分析功能型饮料中柠檬黄第48-53页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8页
    6.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第48-49页
    6.3 光谱数据库的建立第49页
        6.3.1 柠檬黄标准光谱库的建立第49页
        6.3.2 基于色谱光谱联用本底数据库的建立第49页
        6.3.3 柠檬黄的加标回收实验第49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6.4.1 标准光谱库的建立第49-50页
        6.4.2 本底光谱数据库的建立第50-51页
        6.4.3 市售功能饮料中柠檬黄含量的测定第51页
        6.4.4 柠檬黄的加标回收实验第51-52页
    6.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7.1 结论第53-54页
    7.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科研情况和发表论文说明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纪录片创作的控制意识分析--以《小时候》为例
下一篇:基于硅溶胶和纳米粒子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