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电刺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矩形波参数和波形的优化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电刺激波形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一、原理和方法 | 第19-34页 |
1.1 胞外电刺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模型 | 第19-28页 |
1.1.1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多房室模型 | 第19-26页 |
1.1.2 电刺激波形 | 第26页 |
1.1.3 阈值标准确定方法 | 第26-27页 |
1.1.4 动作电位 | 第27-28页 |
1.1.5 强度-时间曲线 | 第28页 |
1.2 矩形刺激参数和波形的优化方法 | 第28-34页 |
1.2.1 遗传算法 | 第28-29页 |
1.2.2 优化的参数空间 | 第29-30页 |
1.2.3 优化标准 | 第30-31页 |
1.2.4 能量和电荷 | 第31-32页 |
1.2.5 三种成本函数 | 第32-34页 |
二、结果 | 第34-54页 |
2.1 胞外电刺激RGC模型仿真结果 | 第34-37页 |
2.1.1 确定阈值标准 | 第34-35页 |
2.1.2 RGCs多房室模型对电刺激的响应 | 第35-37页 |
2.2 矩形波参数改变对刺激效果的影响 | 第37-42页 |
2.2.1 极性改变对刺激效果的的影响 | 第37-39页 |
2.2.2 强度-时间曲线 | 第39-40页 |
2.2.3 其他参数改变对刺激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 遗传算法优化矩形波参数 | 第42-48页 |
2.3.1 能量最优的参数组合 | 第43-45页 |
2.3.2 电荷最优的参数组合 | 第45-46页 |
2.3.3 GA最优的参数组合 | 第46-48页 |
2.4 遗传算法优化波形形状 | 第48-54页 |
2.4.1 能量最优的刺激波形 | 第48-50页 |
2.4.2 电荷最优的刺激波形 | 第50-51页 |
2.4.3 GA最优的刺激波形 | 第51-54页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54-59页 |
3.1 结论 | 第54-55页 |
3.2 讨论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综述 电刺激脉冲形状优化现状和挑战 | 第68-8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