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研究--以广发证券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3 文献评述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页
        1.3.1 主要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第15-1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页
        2.1.1 互联网金融第15页
        2.1.2 经纪业务第15页
    2.2 理论基础第15-18页
        2.2.1 转型理论第15-16页
        2.2.2 SWOT分析模型第16-18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18-22页
    3.1 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类型及特征分析第18-19页
        3.1.1 传统业务类型第18页
        3.1.2 传统业务特征第18-19页
    3.2 互联网证券的技术特征和风险特征第19页
        3.2.1 互联网证券的技术特征第19页
        3.2.2 互联网证券的风险特征第19页
    3.3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影响分析第19-20页
        3.3.1 对证券经纪营销渠道的影响第19-20页
        3.3.2 对行业平均佣金率的影响第20页
        3.3.3 对互联网金融政策监管的影响第20页
    3.4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的挑战第20-22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SWOT分析第22-42页
    4.1 广发证券简介第22页
    4.2 广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第22-23页
    4.3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转型调查分析第23-36页
        4.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第23页
        4.3.2 样本情况第23-25页
        4.3.3 公众关于投资证券的考虑因素第25-26页
        4.3.4 公众关于网上证券的使用情况第26-27页
        4.3.5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第27-30页
        4.3.6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优劣势分析第30-33页
        4.3.7 公众及广发证券员工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看法第33-34页
        4.3.8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方案分析第34-36页
    4.4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优劣势分析第36-39页
        4.4.1 优势第36-37页
        4.4.2 劣势第37-39页
    4.5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39-42页
        4.5.1 机遇第39-40页
        4.5.2 挑战第40-42页
第五章 国内外证券公司发展网络经纪业务的实践与启示第42-49页
    5.1 国内证券公司发展网络经纪业务的实践第42-44页
        5.1.1 华泰证券第42-43页
        5.1.2 国金证券第43-44页
    5.2 国外证券公司发展网络经纪业务的实践第44-47页
        5.2.1 美林模式第44-45页
        5.2.2 嘉信模式第45-46页
        5.2.3 E-TRADE模式第46-47页
    5.3 启示第47-49页
        5.3.1 国内启示第47-48页
        5.3.2 国外启示第48-49页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视觉下广发证券经纪业务转型方案第49-53页
    6.1 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架构第49-50页
    6.2 培养兼具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50页
    6.3 构建全职能型互联网营销平台第50-51页
    6.4 开展与网络企业合作第51页
    6.5 提供金融新产品差异化服务第51-53页
        6.5.1 再造业务流程第51-52页
        6.5.2 丰富产品类型第52页
        6.5.3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52-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第53-55页
    7.1 结论第53-54页
    7.2 不足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第58-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卫生间空气调节产品设计研究
下一篇:面向微电网电压不平衡补偿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