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1.2.1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8页 |
1.2.2 人脸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3 DSP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2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设计 | 第15-23页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5页 |
2.2 考勤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第15-18页 |
2.2.1 TMS320DM642的结构特点 | 第15-16页 |
2.2.2 ICETEK-DM642-B评估板结构介绍 | 第16-17页 |
2.2.3 考勤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2.3 考勤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 第18-23页 |
2.3.1 建立数据库 | 第18-19页 |
2.3.2 服务器端的功能设计 | 第19-20页 |
2.3.3 考勤终端的功能设计 | 第20-23页 |
3 服务器端与考勤终端之间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23-39页 |
3.1 服务器端与考勤终端数据通信需求 | 第23页 |
3.2 通信协议 | 第23-26页 |
3.2.1 TCP/IP协议 | 第23-24页 |
3.2.2 TI的TCP/IP协议栈—NDK | 第24-26页 |
3.3 通信任务的实现 | 第26-31页 |
3.3.1 CCS工程项目中添加NDK | 第27-28页 |
3.3.2 创建NDK的任务 | 第28-31页 |
3.3.3 服务器端数据发送与接收的网络应用程序 | 第31页 |
3.4 通信任务中数据的传递过程 | 第31-32页 |
3.5 网络通信任务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32-39页 |
3.5.1 修改主机IP地址 | 第33-34页 |
3.5.2 以太网最大传输单元的限制 | 第34-36页 |
3.5.3 合并工程 | 第36-39页 |
4 人脸识别算法的实现及移植 | 第39-51页 |
4.1 人脸识别算法在VC下的实现 | 第39-45页 |
4.1.1 人脸检测 | 第40-43页 |
4.1.2 人脸识别 | 第43-45页 |
4.2 人脸识别算法的DSP移植 | 第45-51页 |
5 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1-65页 |
5.1 服务器端的功能实现 | 第51-59页 |
5.1.1 数据库中数据库及表格的建立 | 第51-53页 |
5.1.2 服务器端学生信息采集的实现 | 第53-55页 |
5.1.3 与DSP考勤终端通信的实现 | 第55-57页 |
5.1.4 考勤结果查询的实现 | 第57-59页 |
5.2 考勤终端的实现 | 第59-65页 |
5.2.1 考勤终端在VC下的模拟实现 | 第59-60页 |
5.2.2 DSP考勤终端的移植 | 第60-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