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3.1 产业间协同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简要评述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区域物流第18-19页
        2.1.2 电子商务第19-20页
    2.2 产业协同理论及协同度测算模型介绍第20-24页
        2.2.1 产业协同理论第20页
        2.2.2 基于序参量的协同度测算模型介绍第20-24页
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第24-32页
    3.1 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现状第24-29页
        3.1.1 物流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第24-25页
        3.1.2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第25-26页
        3.1.3 物流节点的网络化建设倍受重视第26-27页
        3.1.4 物流政策及法律法规愈加完善第27页
        3.1.5 物流需求受经济环境影响严重第27-28页
        3.1.6 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阻碍转型进程第28-29页
    3.2 京津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第29-30页
        3.2.1 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第29页
        3.2.2 网络零售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第29-30页
        3.2.3 固定投资逐年增加第30页
        3.2.4 用户规模逐年上升第30页
    3.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第30-32页
        3.3.1 区域物流总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第31页
        3.3.2 区域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第31页
        3.3.3 电子商务对区域物流带动能力有限第31-32页
4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实证分析第32-44页
    4.1 指标体系构建第32-33页
        4.1.1 京津冀区域物流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2-33页
        4.1.2 京津冀电子商务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3页
    4.2 数据来源及选取第33-35页
    4.3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确定权重第35-36页
        4.3.1 基础数据标准化第35-36页
        4.3.2 确定权重第36页
    4.4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度测算第36-38页
        4.4.1 子系统有序度测算第36-37页
        4.4.2 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第37-38页
    4.5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度评价第38-44页
        4.5.1 京津冀区域物流子系统有序度评价第38-39页
        4.5.2 京津冀电子商务子系统有序度评价第39-40页
        4.5.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协同度评价第40-44页
5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度影响因素分析第44-48页
    5.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第44页
    5.2 影响因素对产业协同敏感度分析第44-48页
        5.2.1 京津冀区域物流子系统指标敏感性分析第44-46页
        5.2.2 京津冀电子商务子系统指标敏感性分析第46-48页
6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对策第48-52页
    6.1 京津冀区域物流方面第48-49页
        6.1.1 完善京津冀交通体系,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第48页
        6.1.2 增加京津冀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区域物流综合服务网络第48-49页
        6.1.3 积极培养物流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第49页
        6.1.4 引导企业技术革新,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第49页
    6.2 京津冀电子商务方面第49-50页
        6.2.1 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立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网络信息平台第49页
        6.2.2 调整产业结构,重视注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第49-50页
    6.3 政府全局统筹第50-52页
        6.3.1 整合区域物流企业资源,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第50页
        6.3.2 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带动作用第50页
        6.3.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对接第50-51页
        6.3.4 制定相应政策,推动区域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第51-52页
7 结论及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再谈判的PPP长期合同研究
下一篇:基于KPI的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监管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