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3页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3-15页
        1.5.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第2章 基于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思想第15-26页
    2.1 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概述第15-23页
        2.1.1 马克思超额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论证第15-17页
        2.1.2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分析第17-22页
        2.1.3 本节小结第22-23页
    2.2 马克思的产业思想: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第23-26页
第3章 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26-30页
    3.1 所有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26-27页
    3.2 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27-29页
    3.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以马克思的产业思想审视产业政策之争第30-38页
    4.1 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的产业政策真的行得通吗?第30-33页
        4.1.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第30-31页
        4.1.2 以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所主张的比较优势原理第31-32页
        4.1.3 对比较优势的批判第32-33页
    4.2 政府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第33-38页
        4.2.1 学术界的产业政策之争第33-36页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第36-38页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第38-47页
    5.1 存在问题分析第38-44页
        5.1.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第38-41页
        5.1.2 科学技术落后与创新不足第41-43页
        5.1.3 国际分工固化于价值链低端位置第43-44页
    5.2 对策建议第44-47页
结论第47-49页
附录第49-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动态CGE模型的碳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与环境影响研究
下一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