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2 创新点 | 第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第19页 |
1.5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1.5.1 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 | 第19-20页 |
1.5.2 公众健康信息 | 第20-21页 |
1.5.3 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 | 第21页 |
1.5.4 SWOT分析 | 第21-23页 |
1.5.5 信息生态系统 | 第23-26页 |
1.5.6 基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下的“SWOT-E”分析模型 | 第26-28页 |
2 公众健康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与公众健康信息生态决策因素分析 | 第28-55页 |
2.1 公众健康信息生态系统构建 | 第28-41页 |
2.1.1 信息要素——公众健康信息 | 第29页 |
2.1.2 信息人要素——公众健康信息人 | 第29-31页 |
2.1.3 信息环境要素——公众健康信息环境 | 第31-41页 |
2.2 公众健康信息生态决策因素分析 | 第41-52页 |
2.2.1 公众健康信息需求方分析 | 第41-47页 |
2.2.2 公众健康信息供给方分析 | 第47-50页 |
2.2.3 公众健康信息监管方分析 | 第50-5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3 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SWOT分析 | 第55-64页 |
3.1 优势因素(Strengths) | 第58-60页 |
3.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 第60-61页 |
3.3 机遇因素(Opportunities) | 第61-62页 |
3.4 威胁因素(Threats) | 第62-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国外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案例分析 | 第64-72页 |
4.1 案例一: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线上和线下公众健康信息服务 | 第64-67页 |
4.1.1 公众健康信息网站Medline Plus | 第64-65页 |
4.1.2 艾滋病信息社区推广计划 | 第65-67页 |
4.2 案例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伯纳德贝克尔医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 | 第67-68页 |
4.3 案例三: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公众健康图书馆的癌症患者信息服务项目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基于“SWOT-E”分析的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策略建议 | 第72-84页 |
5.1 加强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建设,奠定服务基础 | 第73-75页 |
5.1.1 开展公众健康信息资源的遴选与采集,构建丰富的公众健康信息资源库 | 第73-74页 |
5.1.2 开展公众健康信息的组织揭示,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健康信息获取方式 | 第74-75页 |
5.2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自身优势,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信息服务 | 第75-78页 |
5.2.1 开展线上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延伸服务范围 | 第76-77页 |
5.2.2 开展线下公众健康信息服务,提升服务认知度 | 第77-78页 |
5.3 积极开展外界合作,全方位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 第78-81页 |
5.3.1 与医疗保健系统合作,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信息服务 | 第78-79页 |
5.3.2 与公共机构合作,参与构建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 | 第79-81页 |
5.3.3 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公众健康信息监督评价 | 第81页 |
5.4 建立管理与保障机制,确保医学图书馆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 | 第81-84页 |
5.4.1 成立公众健康医学图书馆联盟,加强同行协作交流 | 第81-82页 |
5.4.2 争取国家支持,建立长效机制 | 第82-84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