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6铝合金轮毂的旋压成形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汽车轻量化 | 第10-11页 |
1.1.2 铝合金轮毂常用的材料 | 第11页 |
1.2 铝合金轮毂的成形工艺 | 第11-18页 |
1.2.1 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工艺 | 第11-12页 |
1.2.2 铝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成形工艺 | 第12-14页 |
1.2.3 铝合金轮毂铸造旋压成形工艺 | 第14-17页 |
1.2.4 铝合金轮毂成形工艺的比较 | 第17-18页 |
1.3 铝合金轮毂铸旋工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1 旋压工艺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2 旋压工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铝合金轮毂成形数值模拟的手段及意义 | 第19-22页 |
1.4.1 铝合金轮毂的铸造数值模拟技术概况 | 第20-21页 |
1.4.2 铝合金轮毂的旋压成形数值模拟概况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铝合金轮毂旋压工艺及数值模拟 | 第23-35页 |
2.1 前言 | 第23页 |
2.2 铸旋铝合金轮毂成形工艺 | 第23-25页 |
2.2.1 铸旋轮毂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2.2.2 轮毂旋压成形过程 | 第24-25页 |
2.3 铝合金轮毂旋压成形工艺参数分析 | 第25-27页 |
2.3.1 轮毂旋压成形的类型 | 第25-26页 |
2.3.2 主轴转速 | 第26页 |
2.3.3 旋轮进给量 | 第26页 |
2.3.4 壁厚减薄率 | 第26-27页 |
2.3.5 旋压温度 | 第27页 |
2.4 铝合金轮毂旋压成形的有限元模型 | 第27-30页 |
2.4.1 有限元模型 | 第27-29页 |
2.4.2 运动条件 | 第29页 |
2.4.3 摩擦系数与热传导 | 第29-30页 |
2.5 数值模拟结果 | 第30-34页 |
2.5.1 工艺参数 | 第30页 |
2.5.2 等效应力 | 第30-32页 |
2.5.3 等效应变 | 第32-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铝合金轮毂旋压成形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4页 |
3.1 前言 | 第35页 |
3.2 轮毂旋压成形模拟参数 | 第35页 |
3.3 轮毂旋压成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3页 |
3.3.1 轮毂旋压成形质量评判标准 | 第35-36页 |
3.3.2 旋压温度 | 第36-37页 |
3.3.3 进给量 | 第37-39页 |
3.3.4 主轴转速 | 第39-41页 |
3.3.5 壁厚减薄率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旋压变形对铝合金轮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44-53页 |
4.1 前言 | 第44页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4-46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4.2.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44-46页 |
4.3 旋压轮毂的成形质量 | 第46-47页 |
4.4 旋压轮毂力学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6 旋压轮毂组织分析 | 第49-50页 |
4.7 旋压变形对铸造缺陷的影响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