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不平等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导论 | 第13-20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1.2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20-29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2.2 关于机会平等内涵界定的相关文献 | 第22-23页 | 
|     2.3 关于机会不平等测度的相关文献 | 第23-26页 | 
|     2.4 关于机会不平等实证应用的相关文献 | 第26-27页 | 
|     2.5 文献评述 | 第27-29页 | 
| 3 机会不平等的定义、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9-45页 | 
|     3.1 机会不平等的定义 | 第29-30页 | 
|     3.2 机会不平等的测度 | 第30-37页 | 
|     3.3 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4 社会资本机制之一: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公平感研究 | 第45-62页 | 
|     4.1 关于公平感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45-48页 |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48-50页 | 
|     4.3 计量模型构建、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第50-53页 |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3-61页 | 
|     4.5 结论与评述 | 第61-62页 | 
| 5 社会资本机制之二:机会不平等与社会信任研究 | 第62-77页 | 
|     5.1 关于社会信任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62-65页 |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65-66页 | 
|     5.3 计量模型构建、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 第66-69页 |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9-75页 | 
|     5.5 结论与评述 | 第75-77页 | 
| 6 社会资本机制之三:机会不平等与社会犯罪研究 | 第77-85页 | 
|     6.1 关于犯罪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77-79页 |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79-80页 | 
|     6.3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第80-82页 | 
|     6.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7 机会不平等与经济效率 | 第85-99页 | 
|     7.1 关于区域技术效率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85-88页 |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88-89页 | 
|     7.3 区域技术效率的度量 | 第89-91页 | 
|     7.4 计量模型构建、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91-94页 | 
|     7.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94-97页 | 
|     7.6 本章小结与说明 | 第97-99页 | 
| 8 一个补充说明:机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预期研究 | 第99-123页 | 
|     8.1 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99-107页 | 
|     8.2 计量模型构建、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第107-110页 | 
|     8.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110-121页 | 
|     8.4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 9 全文总结、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123-128页 | 
|     9.1 全文总结 | 第123-125页 | 
|     9.2 政策性启示 | 第125-126页 | 
|     9.3 本文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126-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45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