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下D市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案例介绍 | 第18-43页 |
2.1 D市经济发展特征及运行概况 | 第18-21页 |
2.1.1 发展特征 | 第18-19页 |
2.1.2 运行概况 | 第19-21页 |
2.2 D市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状况 | 第21-27页 |
2.2.1 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2.2.2 经营情况 | 第23-27页 |
2.3 D市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 第27-34页 |
2.3.1 贷款七级分类 | 第27页 |
2.3.2 不良贷款余额情况 | 第27-29页 |
2.3.3 不良贷款结构分布 | 第29-34页 |
2.4 D市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 | 第34-42页 |
2.4.1 不良贷款处置原则及策略 | 第34-36页 |
2.4.2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 第36-41页 |
2.4.3 不良贷款处置效果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43-51页 |
3.1 D市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 第43-47页 |
3.1.1 宏观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3.1.2 借款主体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3.1.3 内部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3.2 D市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3.2.1 不良贷款处置手段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3.2.2 不良贷款处置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3.2.3 外部条件对不良贷款处置的约束 | 第49-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案例启示 | 第51-55页 |
4.1 强化不良资产清收考核机制 | 第51页 |
4.2 创新不良贷款清收方式 | 第51-52页 |
4.2.1 构建不良贷款集中清收模式 | 第51-52页 |
4.2.2 积极借助互联网处置平台 | 第52页 |
4.2.3 积极申报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资格 | 第52页 |
4.3 规范信贷流程、构建退出和化解机制 | 第52-54页 |
4.3.1 构建规范化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 第52-53页 |
4.3.2 构建灵活有效的主动退出机制 | 第53-54页 |
4.3.3 构建高风险客户授信化解工作机制 | 第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