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不同环境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对砷的生物转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砷与砷污染第8-9页
    1.2 砷的形态与毒性第9-12页
    1.3 铜绿微囊藻第12页
    1.4 藻类对砷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5 砷形态提取研究进展第14页
    1.6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第14-16页
    1.7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7-28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8页
    2.2 实验设计第18-19页
    2.3 实验方法第19-28页
        2.3.1 藻类的培养第19-20页
        2.3.2 水样总氮测定方法第20-21页
        2.3.3 水样总磷测定方法第21-22页
        2.3.4 总砷测定方法第22-24页
        2.3.5 砷形态测定方法第24-28页
第3章 pH对铜绿微囊藻吸收和转化砷的影响第28-35页
    3.1 不同pH条件下总砷的变化第28-32页
        3.1.1 不同pH条件下藻液总砷的变化情况第28-31页
        3.1.2 不同pH条件下藻体总砷的变化情况第31-32页
    3.2 不同pH条件下砷形态的变化第32-34页
        3.2.1 不同pH条件下藻液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32-33页
        3.2.2 不同pH条件下藻体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N/P对铜绿微囊藻吸收和转化砷的影响第35-43页
    4.1 不同N/P条件下总砷的变化第35-41页
        4.1.1 不同N/P条件下藻液总砷的变化情况第35-40页
        4.1.2 不同N/P条件下藻体总砷的变化情况第40-41页
    4.2 不同N/P条件下砷形态的变化第41-42页
        4.2.1 不同N/P条件下藻液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41页
        4.2.2 不同N/P条件下藻体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吸收和转化砷的影响第43-52页
    5.1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总砷的变化第43-49页
        5.1.1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藻液总砷的变化情况第43-47页
        5.1.2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藻体总砷的变化情况第47-49页
    5.2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砷形态的变化第49-51页
        5.2.1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藻液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49-50页
        5.2.2 不同砷浓度条件下藻体砷形态的变化情况第50-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居住区碳汇碳源结构变化及碳收支分析实证研究
下一篇:气动雾化法模拟不同浓度PM2.5对小鼠胎盘及胚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