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由贾敬龙案谈起 | 第7-12页 |
第一节 案情回顾 | 第7页 |
第二节 案件的具体分析 | 第7-12页 |
一、最高院对“罪该处死”的答复 | 第7-8页 |
二、对最高院答复的几点质疑 | 第8-11页 |
三、本文的观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现状及故意杀人罪死刑限制适用的可行性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现状 | 第12-18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立法现状 | 第12-15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司法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故意杀人罪死刑限制适用的可行性 | 第18-22页 |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限制适用的理论 | 第18-20页 |
二、故意杀人罪死刑限制适用的政策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限制适用——以被害人过错为视角 | 第22-39页 |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概述 | 第23-28页 |
一、被害人过错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被害人过错的分类 | 第24-25页 |
三、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国外关于被害人过错的立法现状 | 第28-30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现状 | 第28-29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现状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被害人过错的认定——受虐妇女杀夫案实证研究 | 第30-34页 |
一、王长芸杀夫案 | 第30-32页 |
二、刘颖杀夫案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故意杀人罪被害人过错情节的法定化 | 第34-39页 |
一、被害人过错情节法定化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二、被害人过错情节法定化的构想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