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功能与肺癌发生关系的初步研究

个人简历第3-7页
中文摘要第7-11页
英文摘要第11-1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23页
    1.1 肺癌的概述第18页
    1.2 BaP与肺癌第18-19页
    1.3 肺癌与免疫系统功能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肺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功能与线粒体研究现状第21-23页
第二章 肺癌与外周血免疫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关系第23-53页
    2.1 引言第23-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1 实验对象第25页
        2.2.2 主要试剂第25页
        2.2.3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2.4 样本采集第26页
    2.3 实验方法第26-31页
        2.3.1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第26-28页
        2.3.2 细胞计数法第28页
        2.3.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ROS的检测第28-29页
        2.3.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29页
        2.3.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ATP含量检测第29-31页
        2.3.6 数据分析第31页
    2.4 实验结果第31-50页
        2.4.1 研究对象第31页
        2.4.2 线粒体活性氧含量检测结果第31-35页
        2.4.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35-38页
        2.4.4 T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38-42页
        2.4.5 B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42-46页
        2.4.6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TP含量检测结果第46-50页
    2.5 讨论第50-53页
第三章 苯并芘致雄性昆明小鼠肺癌模型的建立第53-61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实验材料第53-57页
        3.2.1 研究对象第53-54页
        3.2.2 主要试剂第54页
        3.2.3 主要仪器第54页
        3.2.4 实验方法第54-57页
    3.3 实验结果第57-59页
        3.3.1 小鼠体重变化第57-58页
        3.3.2 小鼠肺癌发病率和肿瘤数第58-59页
        3.3.3 病理学结果第59页
    3.4 讨论第59-61页
第四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在苯并芘所致小鼠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第61-84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实验方法第62-64页
        4.2.1 实验对象第62-63页
        4.2.2 主要试剂第63页
        4.2.3第63页
        4.2.4 主要仪器第63页
        4.2.5 小鼠外周血的获取第63-64页
        4.2.6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获取第64页
        4.2.7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 ROS 检测第64页
        4.2.8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电位的检测第64页
        4.2.9 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ATP 含量检测第64页
    4.3 数据分析第64-65页
    4.4 实验结果第65-81页
        4.4.1 线粒体活性氧含量检测结果第65-67页
        4.4.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67-70页
        4.4.3 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70-74页
        4.4.4 B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第74-78页
        4.4.5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TP含量检测结果第78-81页
    4.5 讨论第81-84页
第五章 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9页
附录第99-100页
综述 肺癌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第100-112页
    参考文献第105-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inc003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下一篇: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CAFs调控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