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两头骗”行为定性问题的提出 | 第11-20页 |
(一)“两头骗”的内涵及行为模式 | 第11-17页 |
1.“两头骗”的内涵 | 第11-15页 |
2.“两头骗”的行为模式界定 | 第15-17页 |
(二)“两头骗”的司法现实处境 | 第17-20页 |
二、“两头骗”行为民刑交叉问题研究 | 第20-26页 |
(一)“两头骗”行为中物权权属关系分析 | 第20-24页 |
1.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与我国司法实践 | 第20-21页 |
2.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分析 | 第21-23页 |
3.动产物权权属关系分析 | 第23-24页 |
4.不动产物权权属关系分析 | 第24页 |
(二)民刑交叉关系中的概念明晰 | 第24-26页 |
1.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被侵权人与刑事法律关系中的被害人 | 第24-25页 |
2.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合同标的额与刑事法律关系中的犯罪数额 | 第25页 |
3.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辨析 | 第25-26页 |
三、“两头骗”行为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刑事推定研究 | 第26-33页 |
(一)“两头骗”行为之刑事推定必要性 | 第26-28页 |
(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推定应当是一个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的过程 | 第28-29页 |
(三)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刑事推定探究 | 第29-33页 |
四、“两头骗”行为定性之路径探寻 | 第33-40页 |
(一)“两头骗”行为定性的刑法指导原则 | 第33-36页 |
1.罪刑法定原则 | 第33-35页 |
2.法益保护原则 | 第35-36页 |
3.责任主义原则 | 第36页 |
(二)“两头骗”行为定性的具象化分析 | 第36-40页 |
1.“两头骗”行为之前行为犯罪构成分析 | 第36-38页 |
2.“两头骗”行为之后行为犯罪构成分析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