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3页 |
| 第一章 植物低温研究进展 | 第13-31页 |
| 1 植物低温胁迫的概念及抗性鉴定 | 第13-15页 |
| ·冷害指数法 | 第14-15页 |
| ·相对电导法 | 第15页 |
| 2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 第15-21页 |
| ·低温伤害机理 | 第16-18页 |
| ·细胞骨架与植物低温适应性 | 第18页 |
| ·细胞活性氧清除系统和植物低温适应性 | 第18-20页 |
| ·渗透调节物质与植物抗冷性 | 第20页 |
| ·ABA与植物低温适应性 | 第20-21页 |
| 3 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 | 第21-28页 |
| ·低温信号转导研究 | 第21-24页 |
| ·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分离及转化 | 第24-26页 |
| ·脂肪酸去饱和酶研究 | 第26-28页 |
| 4 提高植物防御低温能力的途径 | 第28-31页 |
| ·通过低温锻炼提高植物抗冷性 | 第28-29页 |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的抗冷性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 1 地方特色蔬菜——白银豆概况 | 第31页 |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 第33-74页 |
| 第一章 白银豆临界生长低温的确定及其对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 | 第33-45页 |
| 1 前言 | 第3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 ·材料培养 | 第33-34页 |
| ·确定白银豆幼苗生长的临界低温 | 第34页 |
| ·低温胁迫下白银豆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 | 第34-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 ·白银豆临界生长低温的确定 | 第36-37页 |
| ·昼夜生长临界低温对白银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37-43页 |
| 4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二章 白银豆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45-66页 |
| 1 前言 | 第4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52页 |
| ·材料培养 | 第45页 |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45-46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46页 |
| ·RNA提取 | 第46-47页 |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47-48页 |
| ·白银豆叶片DNA提取 | 第48页 |
| ·目的基因片段克隆 | 第48-50页 |
| ·基因cDNA全长克隆 | 第50-51页 |
| ·基因DNA全长克隆 | 第51-52页 |
| ·序列分析 | 第5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 ·叶片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52页 |
| ·白银豆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的克隆 | 第52-56页 |
| ·白银豆ω-3 FAD的克隆 | 第56-59页 |
| ·白银豆ω-6 FAD的克隆 | 第59-64页 |
| 4 讨论 | 第64-66页 |
| 第三章 白银豆脂肪酸去饱和酶的表达分析 | 第66-74页 |
| 1 前言 | 第66-6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 ·材料培养 | 第67页 |
| ·胁迫处理 | 第67页 |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67页 |
| ·菌株和载体 | 第67页 |
| ·RNA提取 | 第67页 |
| ·双链cDNA的合成 | 第67页 |
| ·半定量RT-PCR分析基因表达 | 第67-6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 ·看家基因actin片段的克隆 | 第68-69页 |
|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69-71页 |
| 4 讨论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