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1 引言第15-19页
        1.1.1 凡纳滨对虾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第16-19页
        1.1.2 凡纳滨对虾产业发展对策第19页
    1.2 选择育种概述第19-25页
        1.2.1 选择育种的常用策略第20-21页
        1.2.2 选择育种常用选择方法第21-23页
        1.2.3 凡纳滨对虾选育进展第23-25页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25-28页
        1.3.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概念第25-26页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应用进展第26-27页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8-31页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概念第28页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第28-29页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第29-31页
    1.5 基因组选择第31-36页
        1.5.1 基因组选择概念第31页
        1.5.2 基因组选择方法第31-34页
        1.5.3 基因组选择研究现状第34-36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6-37页
第二章 基于单家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7-57页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7-45页
        2.1.1 实验材料制备第37-38页
        2.1.2 表型测定第38-39页
        2.1.3 DNA提取第39-40页
        2.1.4 标记分型第40-41页
        2.1.5 群体分层评估第41页
        2.1.6 统计分析第41-42页
        2.1.7 基因注释第42页
        2.1.8 候选基因SNP位点筛选及验证第42-43页
        2.1.9 候选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分析第43-4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5-55页
        2.2.1 表型信息第45-46页
        2.2.2 标记信息第46-47页
        2.2.3 群体结构分析第47-48页
        2.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48-51页
        2.2.5 基因注释和候选基因SNP位点筛选第51-54页
        2.2.6 PKC基因表达特征第54-55页
    2.3 讨论第55-57页
第三章 基于多家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57-88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7-61页
        3.1.1 实验材料第57页
        3.1.2 表型测定和DNA提取第57页
        3.1.3 标记分型第57-58页
        3.1.4 标记在基因组上的物理距离的获取第58-59页
        3.1.5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59-60页
        3.1.6 群体分层评估第60页
        3.1.7 统计分析第60-6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1-85页
        3.2.1 表型信息第61页
        3.2.2 标记信息第61-62页
        3.2.3 连锁不平衡分析第62-64页
        3.2.4 群体分层评估第64-65页
        3.2.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65-85页
    3.3 讨论第85-88页
第四章 凡纳滨对虾对弧菌抗性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88-97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4.1.1 实验材料第88页
        4.1.2 对虾弧菌抗性与易感材料制备第88-89页
        4.1.3 对虾体内弧菌携带量的检测第89页
        4.1.4 统计分析第8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89-95页
        4.2.1 表型信息第89-90页
        4.2.2 弧菌载量测定第90-91页
        4.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91-95页
    4.3 讨论第95-97页
第五章 基于单家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进行基因组选择研究第97-103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7-99页
        5.1.1 实验材料制备第97页
        5.1.2 表型测定和标记分型第97页
        5.1.3 基因组预测模型第97-98页
        5.1.4 交叉验证第98-99页
        5.1.5 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能力第9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9-100页
    5.3 讨论第100-103页
第六章 基于多家系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进行基因组选择研究第103-111页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03-105页
        6.1.1 实验材料制备第103页
        6.1.2 表型测定和标记分型第103页
        6.1.3 遗传力估计第103-104页
        6.1.4 基因组预测模型第104页
        6.1.5 交叉验证第104-105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105-108页
        6.2.1 生长性状的遗传力第105-106页
        6.2.2 不同标记密度下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第106-107页
        6.2.3 不同参考群体下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第107-108页
    6.3 讨论第108-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的云南地区气溶胶特性研究
下一篇:印染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钙的富集特征及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研究